<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承規的詩詞(98首)

    81 《瀛洲行》 宋·趙汝鐩

    神山鼎峙滄海東,瑤池翠水環銀宮。
    朝霞夕霏自今古,飚車羽輪何憧憧。
    文館岧峣霄漢立,群賢飛佩翔鵷鴻。
    人間風日總不到,逍遙宛在神山中。

    82 《挽方瓊州恭人》 宋·陳宓

    紹興宣諭一忠臣,為慕名門遂作嬪。
    慈訓由來承乃父,清規每解助良人。
    山中急辦瞻塋舍,囊里曾無過□珍。
    丹旐翻飛人嘆息,諸孫祖送盡簪紳。

    83 《朱文公》 宋·陳普

    嘗思紫陽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倫。
    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儀厚付與。

    84 《典午和尚贊》 宋·釋慧遠

    濯錦之源,怒濤洶涌吞三峽。
    合浦之淵,巨浪騰空接五湖。
    奪雙標隨手便擲,考丹霞復得賢無。
    顱頂方衣,踞死心席面而飽飲鴆毒。

    85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我有一語,通今貫古。
    全主全賓,全規全矩。
    直下承當,未敢相許。

    86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最初機,末后句。
    有準繩,沒規矩。
    豈可錯承當,豈可錯分付。

    8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野雪發須,秋山肌膚。
    物齊芳蝶夢,情盡露蟬枯。
    跡弭水歸海,光回星轉樞。
    言前薦得猶封殼,喝下承當又觸途。
    天上天下,只個規模。

    88 《贈太師中書令王公挽辭二首》 宋·蘇頌

    汾曲名家相國孫,翊登樞鉉繼承恩。
    旂章禮秩連三府,彝鼎功名載一門。
    棺歛袞衣哀冊異,路驅班劍葬儀存。
    清規素履知無晦,金刻雄文賁九原。

    89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90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91 《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 宋·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92 《送別袁公四詩》 宋·孫應時

    幾年靜鎮絕喧囂,百吏承風服教條。
    惠養疲羸深保障,搜延英俊盛旌招。
    憂先儲粟千倉滿,威讋邊烽萬里消。
    已揭成規在藩屏,政須人望神班朝。

    93 《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 宋·孫應時

    禹跡乾坤舊,堯天日月新。
    龍躔臨丙午,鳳歷首庚辰。
    卦直三陽泰,時通萬物屯。
    暖音鳴嶰律,淑氣鼓鴻鈞。

    94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95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96 《送虔守楚大夫》 宋·楊時

    象緯辰心次,雄都水濁時。
    經天浮瑞彩,絕代出英姿。
    厚德千金璧,虛懷萬頃陂。
    霜蹄來漢苑,云翮上天池。

    97 《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隋代·佚名

    [應鐘為羽]圣王生知,闡迺儒規。
    詩書文教,萬世昭垂。
    良日惟丁,靈承不爽。
    揭此精虔,神其來鄉。

    98 《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隋代·佚名

    [應鐘為羽]圣王生知,闡迺儒規。
    詩書文教,萬世昭垂。
    良日惟丁,靈承不爽。
    揭此精虔,神其來鄉。

    * 關于承規的詩詞 描寫承規的詩詞 帶有承規的詩詞 包含承規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