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承攬的詩詞(35首)

    21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22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23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24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25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宋·劉克莊

    曾厭承明儤直勞,中宵麻卷攬衣操。
    退閑已久袖雙手,老懶渠能注二螯。
    云水生涯今易足,人天供養昔非饕。
    三家村未聞戎捷,但見樗翁又出遨。

    26 《送秘丞羅庭揚將漕湖北》 宋·曾幾

    湖南八九州,海內清絕地。
    與公白雞年,接翼鴻雁使。
    高堂親八十,無復遠游意。
    奉承萬事了,趨走三節至。

    27 《燕司封同年以詩見迎》 宋·蔡襄

    寄問閩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帳前約束承嚴節,按下文書接署云。
    北去最先趨畫戟,老來應免醉紅裙。
    新篇一攬思游舊,搔首孤吟日又曛。

    28 《樂哉侯之邦兮樂哉侯之堂兮》 宋·晁補之

    樂哉侯之邦兮,封楚宮與復關。
    美哉洋洋水兮,昆侖始乎并川。
    桐離夫其實兮,綠竹兌于丘園。
    三年庶夫有成兮,蹇吾師其永嘆。

    29 《次韻張文伯喜雨》 宋·王之道

    新詩句句堪流傳,令人讀之神壈然。
    孟君已死不可見,如公筆力今無前。
    天生百谷養萬姓,暄潤稍闕功難全。
    江城秋旱望一溉,斯民窮極伊誰憐。

    30 《景仁如況之聞用歌舞望門而反作此戲之》 宋·韓維

    一夜嚴風結素波,盍簪寧避曉寒多。
    范滂攬轡方清俗,墨子回車豈惡歌。
    云外雁寒驚歲晚,林間鴉語弄春和。
    知君不久承寬詔,始奈紅裙綠酒何。

    31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32 《送劉德修少卿潼川漕》 宋·樓鑰

    清朝重爭臣,選取妙一世。
    矯矯劉御史,一鶚勝百鷙。
    顧瞻最有力,步武亦嚴毅。
    一生憂國心,千古敢言氣。

    33 《與金陵傅漕余預鄉薦時傅兄持文衡》 宋·楊冠卿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節尚為郎。
    運儲巧思蜀諸葛,攬轡澄清漢范滂。
    自昔謀猷資啟沃,於今軍國欠平章。
    商巖事業公須繼,好趁春風朝未央。

    34 《贈蕭參議德藻二首》 宋·趙蕃

    平生苕霅幾扁舟,意在斯人豈漫游。
    聞道千巖有高隱,甚思一見苦無由。
    雖云藥石稍親近,未害煙霞廑攬收。
    況是交承我伯父,援茲論契許前不。

    35 《和金沙蔣文海韻》 宋·仇遠

    我聞茅峰下,曾有臥龍人。
    風云未承運,淵潛聊自珍。
    世無卞和氏,誰辨玉與珉。
    緇塵化衣裳,我獨潔其身。
    攬鏡忽自笑,奈此白發新。

    * 關于承攬的詩詞 描寫承攬的詩詞 帶有承攬的詩詞 包含承攬的古詩詞(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