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承上意的詩詞(222首)
6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7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13
《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 宋·范成大
晏溫解船去,暮夜檥船歇。
橫斜隘梅村,玉蓓粲將發。
城中三輔豪,指日承明謁。
高懷妙康濟,未試君前笏。
周南又小春,微溫入花骨。
我瞻浮丘亭,山高璇柄沒。
飛鳥正飄蕩,空繞南枝月。
18
《洞庭春色(元夕行燈轎上賦洞庭春色呈劉左史)》 宋·魏了翁
花帽檐行,寶釵梁畔,還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綠,當時皓月,此夕仍圓。
節序驅人人不解,道歲歲年年都一般。
看承處,有燭龍照夜,鐵鳳連天。
19
《洞庭春色(元夕行燈轎上賦洞庭春色呈劉左史)》 宋·魏了翁
花帽檐行,寶釵梁畔,還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綠,當時皓月,此夕仍圓。
節序驅人人不解,道歲歲年年都一般。
看承處,有燭龍照夜,鐵鳳連天。
* 關于承上意的詩詞 描寫承上意的詩詞 帶有承上意的詩詞 包含承上意的古詩詞(2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