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扶鸞的詩詞(147首)
81
《燕京篇》 明·歐大任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
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
醫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
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
82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83
《石鼓詩》 明·唐之淳
郡學舊辟雍,中有岐陽鼓。
古今所聞十,左右各惟五。
離離大星隕,兀兀壞云補。
累累營灶減,落落陳沙聚。
84
《續催日鼓謠》 明·吳斌
胡為乎六龍?斜飛于若木之金天,復沈淪于西溟澒洞之重
淵。
日車摧頹勢將墮,但聞驚天伐鼓,砰轟喧闐。
恨無魯陽所揮之神戈,又無羲和所執之神鞭。
85
《車駕渡江》 明·曾棨
朱旗畫戟擁晴沙,錦纜牙檣照浪花。
佳氣迥浮江北樹,曉光初絢海東霞。
云中鸞鳳扶丹轂,水底魚龍識翠華。
不用臨流羨天塹,只今四海盡為家。
89
《御書閣額》 宋·辛棄疾
功掩蕭何第,名越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蒼。
金碧飛翚外,鸞虬結綺旁。
落成紛燕賀,弱羽得高翔。
90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號》 宋·陸游
黃紙東來墨未乾,孤臣恩許掛朝冠。
小兒扶出迎門拜,鄰舍相呼擁路觀。
白首奉身歸畎畝,清霄無夢接鵷鸞。
從今剩把花前酒,憂患都空量自寬。
91
《八月十四日夜湖山觀月》 宋·陸游
長空露洗玻璃碧,紫金之盤徑三尺;忽看擘地出人間,桂樹扶疏如淡墨。
攬衣獨立鏡湖邊,風露萬頃秋渺然;開帆詎必入東海,騎鯨便可追飛仙。
冰壼玉瀣侵骨冷,醉看孤鸞舞清影。
夜闌歸舍人已眠,卻倩天風為吹醒。
93
《晨過天慶》 宋·陸游
蘿月掛團璧,松風號急灘。
孤燈經院曉,殘雪醮壇寒。
剩欲閑扶杖,何妨醉墮冠。
詩成興不盡,萬里跨青鸞。
94
《送廬陵丞劉約之》 宋·楊萬里
忠顯聞孫定不虛,西樞猶子故應殊。
鸞停梧上遺風在,鴈進松間得句無。
剩有老農歌贊府,未多薦墨送清都。
晦翁若問誠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
95
《送友人赴舉》 宋·宋祁
玉樹扶疏入紫煙,鳴騶偕計望甘泉。
十行深詔言成綍,三道摛華藻掞天。
澤國東風占鵲喜,杏園初日待鸞遷。
自嗟擁鼻沈冥極,生看青云著祖鞭。
97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詩》 宋·司馬光
西郊廣路浮壤黃,上天雨泣塞云蒼。
鸞旗闟戟紛晻靄,扈從威神歸帝鄉。
田家老父眉睫白,杖藜匍匐泣路旁。
且云生逢至仁主,蠲租罷役歲為常。
98
《仙意》 宋·歐陽修
孤桐百尺拂非煙,鳳去鸞歸夜悄然。
滄海風高愁燕遠,扶桑春老記蠶眠。
槎流千里才成曲,桂魄經旬始下弦。
獨有金人寄遺恨,曉盤云淚冷涓涓。
99
《六州》 宋·無名氏
承景運,天子奉明堂。
玉燭應,金飚動,萬寶盈箱。
嚴法駕、天路龍驤。
采仗迎祥。
* 關于扶鸞的詩詞 描寫扶鸞的詩詞 帶有扶鸞的詩詞 包含扶鸞的古詩詞(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