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揚筆的詩詞(276首)

    261 《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 宋·方回

    事業更篇章,從來例姓張。
    茂先同晉軌,子壽振唐綱。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揚。
    神劍干將出,高冠獬豸昂。

    262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263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64 《讀史》 宋·李覯

    子長漢良史,筆鋒頗雄剛。
    惜哉聞道寡,氣志苦不常。
    心如蟲絲輕,隨風東西揚。
    一事若可喜,不顧道所長。

    265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釋紹嵩

    獨吟高閣對官梅,春色先從筆底回。
    詩到揚州定清絕,不才羞作等閑來。

    266 《示周子充寫華嚴經》 宋·釋宗杲

    總別同異,成壞行布。
    圓融無礙,塵入眾剎。
    非寬剎入,眾塵非隘。
    居士筆端,宣暢果海。
    因原自在,我今說偈。
    贊揚同證,一真法界。

    267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268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269 《題張公文潛詩卷一首》 宋·蘇籀

    群才奔正始,辦論軼髯卿。
    諸老力推轂,斯文有定評。
    龍旗叔孫氏,金筆左丘明。
    杕杜嘗嗤點,椒蘭足陷傾。

    270 《悼趙提干》 宋·孫應時

    偉巖佳公子,功名中自強。
    力臻門戶立,學務本源長。
    命服空遺像,斑衣負北堂。
    增輝賴金友,筆墨妙揄揚。

    271 《借笠澤叢書于陳長卿以詩還之》 宋·王洋

    親見子云豸不揚,遲以歲月名自彰,松江笠澤幾多地,古今三作勝士場。
    鴟夷已去乘海航,季鷹撫事驚秋霜。
    五百年間天隨子,汀洲杜若齊芬芳。

    272 《浪吟》 宋·于石

    十載驅馳翰墨場,翩翩霞佩高頡頏。
    賦窺賈馬搜班揚,詩崇晉漢卑齊梁。
    斯文未喪道未亡,欲尋墜緒何茫茫。
    蕭騷裋褐凄風霜,匣中蛟龍吼干將。

    273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274 《大中祥符封禪十首》 宋·真宗

    于穆圣祖,筆開鴻業。
    我武惟揚,皇威有曄。
    四隩混同,百靈震疊。
    陟配高穹,明靈是接。

    275 《紹興以后時享二十五首》 宋·真宗

    于昭神祖,運撫明昌。
    筆新百度,克配三王。
    遐荒底績,圣武維揚。
    永言執競,上帝是皇。

    276 《上英宗尊號一首》 宋·真宗

    在宋五世,天子神明。
    群公奉冊,酡揚鴻名。
    金筆煌煌,遹昭厥成。
    思皇多祜,興天同聲。

    * 關于揚筆的詩詞 描寫揚筆的詩詞 帶有揚筆的詩詞 包含揚筆的古詩詞(2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