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揚心的詩詞(1067首)

    881 《玩芳亭》 宋·鄧肅

    蔓草芊芊迷舊圃,日號狐猩走鼯鼠。
    世欲去之嗟未能,竭力米鹽汗如雨。
    先生人間第一流,目中萬事無全牛。
    害雞已覺無多子,斬新亭柳作清游。

    882 《落花十絕》 宋·馮時行

    著花著酒苦相留,嗔雨嗔風畢竟休。
    有熊游揚元嫵媚,無心點綴亦風流。

    883 《安清桐夜坐有懷》 宋·馮時行

    屋角錦樹風飛揚,陰岑夜色凝清霜。
    結庵云竇謝塵俗,危然搔首憂偏長。
    背燈顧影空寂閴,亦復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慮已大瘦,顧我耿耿無他腸。

    884 《學古堂為毛應叔題》 宋·馮時行

    昔人性嗜古,服用皆古先。
    有虞作漆器,弊碗歷世傳。
    貨貲以得之,其費溢萬千。
    孔席伯夷杖,乾沒乃復然。

    885 《游仙四首》 宋·曹勛

    飛轡絡絕景,訪我同心人。
    解駕三秀嶺,濯足玉華津。
    晤言會良契,攜手凌高晨。
    揚旌出閶闔,羽節趣群真。

    886 《清晨謠》 宋·曹勛

    涌夕袌寒衾,冥冥暗風雨。
    披衣待平明,起履處庭蕪。
    遙遙望扶桑,延目上洲渚。
    陰風驅層云,屯積亙山阜。

    887 《送子威兄鈐兵池陽》 宋·曹勛

    伊昔侍伯父,一官尉池陽。
    時年方九齡,讀書未知方。
    於今涉五紀,皤然須須霜。
    茲喜伯兄官,鈐兵總戎行。

    888 《哭元帥宗公澤》 宋·吳芾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889 《續潘仲嚴秋夜嘆》 宋·吳芾

    秋夜涼,秋夜涼,碧天如水涵月光。
    空堂耿耿不成寐,起坐拔劍歌慨慷。

    890 《耿曼老將命鄉邦見過匆遽言別復作詩送之》 宋·吳芾

    我方退老湖山上,混跡漁樵甘放浪。
    親舊凋零會面稀,與君亦復成疏曠。
    何期擁節到鄉邦,得得驅車肯迂訪。
    開門倒屣笑相迎,盡室歡忻無此況。

    891 《鄭漕生辰》 宋·仲并

    象緯祥光動,門弧瑞氣盈。
    小陽春在序,幾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牘,清時九萬程。
    名因使粵重,功自備吳成。

    892 《賀劉侍郎三首》 宋·王之望

    漢嘉平日想風流,喜作凌云載酒游。
    塵土何時公事了,林泉聊與故人投。
    心期濟物衰難強,志在求田老未酬。
    官滿便當投劾去,一航從此下揚州。

    893 《和唐使君秬古風二首》 宋·曾協

    宦游非所安,舉足常徊徨。
    官事似馬曹,自謂真謾郎。
    猶慚上官前,簪裳久低昂。
    歸輒痛掃溉,草木有幽香。

    894 《任德廣通判拉游長松以詩見貽次其韻》 宋·李流謙

    稽首頭陀問八還,揚眉應已破玄關。
    苦無骨相侯千戶,薄有生涯屋數間。
    笑讀道書蒙疑帕,喜澆茗碗酌青山。
    從公一瓣薰知見,谷霧無心澤豹斑。

    895 《人惠酴醾》 宋·姜特立

    少年著意玩時芳,每愛風枝玉雪揚。
    老去此心渾忘卻,不堪猶作故時香。

    896 《王大卿挽詩》 宋·姜特立

    少年登雁塔,晚歲列鵷行。
    賈傅心憂漢,宣公疏奏唐。
    細氈親沃日,白簡舊凝霜。
    才大施猶狹,清名玉雪揚。

    897 《八月十八夜月有懷伯封》 宋·李洪

    秋半青要未降霜,溪邊獨對露華涼。
    風清月白興不淺,斗轉參橫夜未央。
    每望庾塵頻障扇,莫逢伊笛據胡床。
    揚暉千里誰同賞,心折刀頭快理航。

    898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899 《一月三捷詩》 宋·樓鑰

    勇甚鷹揚將,身從虎穴探。
    六師心不二,一月捷凡三。
    戎卒時非久,邊庭戰已酣。
    神戈窮逐北,露布屢馳南。
    貔旅彌思奮,狼心敢肆貪。
    七旬有苗格,較德可無慙。

    900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 關于揚心的詩詞 描寫揚心的詩詞 帶有揚心的詩詞 包含揚心的古詩詞(10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