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執別的詩詞(278首)

    261 《送杜時可歸太學》 宋·晁公溯

    宴安不可懷,百年能幾何。
    況今五學開,皆以禮為羅。
    既書內舍籍,天門近嵯峨。
    云胡久不歸,滯留蜀江沱。

    262 《送楊丈志仁歸三山》 宋·陳宓

    不見楊夫子,于今歲再逾。
    窮經探古圣,執禮邁諸儒。
    參月陪高論,古風操別祛。
    鐘山容膝地,亦足當吾廬。

    263 《送羅年能赴興國》 宋·杜范

    句金與君別,忽忽二十年。
    君滋厲素節,我已羞華顛。
    轉物有玄機,掃翳還青天。
    群耳共聳聽,明詔方改元。

    264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265 《題譯學張提舉乃尊開封府尹張彥亨所藏郭熙盤》 宋·方回

    車轣轆,牛觳觫。
    積雪皚皚,飛雪蔌蔌。
    前車上嶺后車續,老牛服箱顧寒犢。
    高雪彌山,低雪滿谷。

    266 《送術月山歸鄉》 宋·陸文圭

    胩傅居第一,科目艷當年。
    慷慨誅奸佞,從容委政槿。
    諸孫今白屋,舊物止青氈。
    歲見黃梁熟,何當名硯穿。

    267 《送王縣尹之官湘潭》 宋·陸文圭

    江亭重執手,雪壓暮湖平。
    臺閣逾三載,統歌又一城。
    遺鄉因楚俗,令尹似湘清。
    別駕余知已,分延吒寄聲。

    268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涅盤心,差別智。
    明之既難,會之不易。
    如千手異執千目異雇元同一身,似萬派爭流百川競注皆歸一水。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269 《惠蓮峰詩以為謝》 宋·釋文珦

    月汀家在帝王都,不藏歌舞唯藏書。
    舊詫鄴侯三萬軸,君家所藏還有余。
    寄我一詩辭縝密,言言皆自書中出。
    復來訪我飛來陰,坐石分題更超軼。
    西山落日催歸軒,執手西風傷別魂。
    他日終期到書室,一一與君重細論。

    270 《偈頌十四首》 宋·釋印肅

    實相無空無不空,將不空執尚違宗。
    一多無位誰分別,萬象森羅一鏡中。
    庵本無庵開不開,靈知自性即如來。
    尋源窮處煙霞伴,南嶺風光近日回。

    271 《靈濟橋語》 宋·釋印肅

    此渡若非橋,不放眾生過。
    過去現在佛,并西來達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這個。

    272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273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道綿綿兮用也不勤,道綿綿兮寂也不滅。
    二乘困墮於空無,眾生執迷於分別。
    菩薩區區於進修,諸佛嘮嘮於演說。
    一句子妙出三乘,一念閒功超萬劫。

    274 《酬李寄軒》 宋·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
    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
    未先通理不,聲詩不在言。
    相期湖上寺,執手聽啼猿。

    275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276 《次韻宋次道慶黃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 宋·蘇頌

    右垣更直寵新班,便坐通名聽別宣。
    詞訓已高長慶代,事權不下永明年。
    除官草罷諸番制,執簡研馀萬歲煙。
    曾向蘭臺陪筆削,喜聞嚴近擢班遷。

    277 《疏懶一首》 宋·蘇籀

    妨人做樂屏書簽,閣筆無情復強捻。
    執御只應曩規范,鍛金不假別鎚鈐。
    花開咄咄人清苦,烏哢聲聲夢黑憩。
    出世世間皆有道,糟醨餔啜量難兼。

    278 《次韻酬李周翰一首》 宋·王阮

    大江固茫茫,一葦即可越。
    鄉來江與蘄,孰使我輩隔。
    溫溫李夫子,粲粲謫仙格。
    蕭然一竹關,白眼謝俗客。

    * 關于執別的詩詞 描寫執別的詩詞 帶有執別的詩詞 包含執別的古詩詞(2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