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托里的詩詞(451首)
261
《秋江月》 明·韓上桂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
秦時曾照玉龍堆,漢世常穿金鳳闕。
鳳闕清輝映畫樓,風生洲渚錦帆秋。
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東回逐月流。
262
《郁郁孤生桐》 明·胡翰
郁郁孤生桐,托根鄒嶧顛。
皎皎白素絲,出自岱畎間。
一朝奉庭貢,妙合良自然。
桐以為君琴,絲以為君弦。
263
《烏棲曲》 明·黃哲
九月過姑蘇,江頭霜草枯。
西風吹葉盡,愁殺夜棲烏。
棲烏月明里,霜重驚還起。
無處托安巢,啞啞渡江水。
264
《聞雁篇》 明·李士允
秋思人間正紛紛,秋聲天外忽驚聞。
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
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
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265
《落花篇》 明·林應亮
東鄰昨夜飛紅雨,落花如霰隨風舉。
千叢綴綺謝繁枝,九陌垂青隱芳樹。
憶昨芳妍乍放時,含娟凝艷騁容姿。
盈盈絳幘承曦暖,燁燁瑤英泛露滋。
266
《登太倉衛樓》 明·陸容
炎歊何可避,爽塏自應尋。
樓閣新兵衛,觀游愜士林。
月同年在未,日遇望前壬。
地勢環江海,星纏右昴參。
269
《赤壁圖為胡允中賦》 明·蒲庵禪師
江空水落寒無波,倚天赤壁高嵯峨。
雪堂老蘇從二客,攜酒夜載扁舟過。
中流扣舷發棹歌,有酒不飲當如何。
鱖魚三尺鲙白雪,臨風細酌金叵羅。
270
《擬古》 明·錢宰
出門萬里別,行行遠防邊。
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
四運秋復春,不見君子還。
燕車北其轍,越馬南其轅。
273
《題義方書舍》 明·王紱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274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275
《甘節堂作》 明·王問
思彼京洛間,田竇勢莫倫。
托婚椒蘭殿,甲第上干云。
晝日再三接,廣衢翻朱輪。
傾城咸來趨,綦履填高門。
277
《山水閑游為寂庵賦》 明·香嚴和尚
欲泛滄波下碧層,閑中跋涉有誰能。
五湖煙浪孤舟月,萬里云山一個僧。
托缽頻逢春店食,和衣幾宿夜窗燈。
舊房門外松將偃,海上歸來話葛藤。
278
《秀野軒詩》 明·徐達左
春風十里翡翠屏,玉遮對峙蛾眉青。
清泉白石雜花竹,天放畫圖鐘地靈。
高人開軒當此景,酌酒賦詩白日靜。
四檐風作翠濤聲,八窗簾卷晴霞影。
我亦托跡耕漁間,結屋讀書湖上山。
抱琴訪子從茲始,布襪青鞋相往還。
279
《飛絮篇》 明·徐桂
江城三月艷陽時,楊花如絮飛參差。
悠悠宛轉知誰系,歷亂輕盈不自持。
可憐朝散銅池里,可憐暮落章臺市。
閑逐游絲去復來,細縈花片低還起。
* 關于托里的詩詞 描寫托里的詩詞 帶有托里的詩詞 包含托里的古詩詞(4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