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托根的詩詞(211首)

    41 《和呂與叔秘書省觀蘭》 宋·張耒

    千里猗猗誰取將,忽驚顏色照文房。
    每憐墜露時施澤,更許光風為泛香。
    獨秀已先梁苑草,托根寧復楚天霜。
    坐令黃菊羞粗俗,只合蕭條籬下芳。

    42 《梅花 其三》 元·王冕

    不同楊柳爭妍,冷笑托根泉石。
    歲寒寄語高人,可問調羹消息?

    43 《墨梅 其二》 元·王冕

    面皮如夷慣風霜,焉肯托根桃李場?轉首江南春似梅,一聲簫管月蒼蒼。

    梅花

    44 《題武昌鄭判官直節亭》 宋·賀鑄

    開亭榜直節,寵爾青瑯玕。
    歲晚傲霜雪,不同天下寒。
    挺立百丈夫,被之古衣冠。
    春華白粉澤,正色莫敢干。

    45 《讀吳正仲重臺梅花詩》 宋·梅堯臣

    楚梅何多葉,縹蔕攢瓊瑰。
    常惜歲景盡,每先春風開。
    龍沙雪為友,青女霜作媒。
    托根邇廟堂,結子助鼎鼒。
    吳侯本吳人,筆力高崔嵬。
    但詠同姓木,予非梁棟材。

    46 《廨後木芙蓉》 宋·梅堯臣

    托根地雖卑,凌霜花亦茂。
    物稟固不遷,人情自為陋。
    幸與時菊開,誰嗟發孤秀。
    楚人搴木末,已見離騷就。

    47 《和曹殿丞寄荔支》 宋·蔡襄

    荔子凝丹摘曉鮮,江南來路與云連。
    托根曾是三山下,結實應歸萬木先。
    鄉國遠攜甘旨重,宴堂分翫色香全。
    清才仍更傳新唱,一一驪珠照眼圓。

    48 《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四冉冉孤生竹》 宋·晁補之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
    結發事君子,江蘺近華池。
    江蘺榮有時,迨此春冰期。
    玉盤有嘉餐,思君以忘饑。
    棗下何纂纂,朱實亦離離。
    秋風一披拂,菀其為枯枝。
    愿垂太陽惠,照妾葵藿微。

    古詩十九首孤獨

    49 《巖花》 宋·張舜民

    托根何太遠,得地亦相宜。
    土石生為偶,紅香想自知。
    風英將片片,雨實漸離離。
    戍客思攀折,無何歷處危。

    50 《玉蓮曲為金陵張氏妓賦》 元·楊維楨

    芙蓉出五沃,蕩漾水中央。
    托根遍七澤,濯影照滄浪。
    亭亭立淤泥,靜試岳井妝。
    使君青雀舫,夜夜宿花傍。

    51 《石蘚》 宋·韓維

    托根一何潔,冉冉冒幽石。
    不學蘿與薜,攀緣走巖壁。
    云埋曉愈滋,雨洗秋更碧。
    移來色難改,足慰思山客。

    52 《次李提舉桂花韻》 宋·楊冠卿

    人間初未識奇木,子落蟾宮秋政芳。
    托根底事在幽谷,要伴清都山水郎。

    53 《過眉山謁鄉耆宿李八丈提刑》 宋·程公許

    憶昔下吳會,拜公古渝州。
    別來忽星紀,不知幾三為。
    豈不愿舂糧,占烏渠渠屋。
    良期苦難儷,千里勞遠目。

    54 《觀荷》 宋·方岳

    春紅樹樹或叢叢,一一托根塵土中。
    不道獨清冰氏子,炎天玉立水晶宮。

    55 《次韻黃巖高志尹寄壽》 宋·陳著

    冠屨天地間,車笠風云從。
    我行半東南,已復八十翁。
    取友必端人,求我我蒙童。
    初見老不化,宿學今何功。

    56 《送趙榷院》 宋·陳著

    彼美稽山松,托根高高峰。
    當年脫蓬蒿,直上將擎空。
    卓立旁無依,磊砢多春冬。
    風霜受變足,身老氣益充。

    57 《賀中齋黃大卿得子》 宋·何夢桂

    聞說南山孕鳳雛,嶄然頭角嵚{上山下欺}。
    月宮仙桂托根異,海島蟠桃生子遲。
    七秩高年堂上父,一生足事膝間兒。
    朱顏白發方強壯,要看梧孫長碧枝。

    58 《遷椒》 宋·黎廷瑞

    椒性惡卑濕,種之必陽坡。
    托根茍失所,美質其奈可。
    及早遷高原,薰風丹實多。

    59 《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書事》 唐·徐鉉

    長松修斡列承明,虎盼龍盤氣貌靈。
    風度乍聞琴曲調,巢高初見鶴儀形。
    枝智能陛戟寒生檻,葉帶鑪煙翠滿庭。
    澗底山頭各生殖,托根爭似在青冥。

    60 《酹江月 平陽府卒第,有來禽兩株,以托根官》 元·王惲

    卿來培植顧護,始知重惜。
    今年清明前,花盛開,芳姿綽約,頓增容色。
    侯置酒高會,遂極歡賞。
    予因念草木之微,豈輕重顯晦,亦有數存(存下原有為字,茲據宋賓王校本秋潤樂府刪),其間耶,乃以酹江月歌之。

    * 關于托根的詩詞 描寫托根的詩詞 帶有托根的詩詞 包含托根的古詩詞(2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