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托子的詩詞(645首)
341
《碧澗書堂》 宋·林夢英
臨川遇鄒君,示我銅陵辨。
相邀游其間,百聞須一踐。
自從雙耳聾,已辦兩足繭。
武夷乃招隱,仙都輒策蹇。
342
《陽朔鑒山寺》 宋·劉坦齋
鑒山最有登臨勝,門巷縈回知幾重。
此日樓頭瞻御墨,何時天上覩飛龍。
關河痛隔魚紋斷,臣子遙申虎拜恭。
欲托離騷寫愁思,涉江何處采芙蓉。
344
《題釣臺》 宋·潘中父
焚坑禍作逃軒綺,明哲保身寧饑死。
溺冠嫚罵又一春,織奮鼓刀恬不恥。
子房托疾封留歸,齊魯大臣那可知。
此意寥寥二百載,阿諛往往居帝師。
345
《題靜春堂集》 宋·錢仲鼎
閉門雪臥遠,詠史風情留。
詩有三百篇,令子手所裒。
汝翁秀儒林,殖學媲前修。
六經窮窔奧,萬象工雕鎪。
346
《和閻帥侍郎見寄》 宋·沈繼祖
全荊百萬兵屯云,甲光耀日爭晶熒。
中有詩書禮樂師,聲色不動今孔明。
幕府晝閑多嘯詠,風流文采被諸生。
嗟予入蜀四載久,根未得承謦欬聲。
348
《送歙硯與裴唐卿》 宋·史伯強
平生足跡遍九州,知子筆端回萬牛。
歙硯故持贈,夜光非暗投。
茲實舊坑子坑尾,遠勝洮州綠鴨頭。
清淑之德隱于石,珉中玉表非其儔。
349
《偈二首》 宋·釋元易
若實無為無不為,天堂地獄長相隨。
三尺杖子攬黃河,八臂那托冷眼窺。
無限魚龍盡奔走,捉得循河三腳龜。
脫取殼,鐵錐錐,
350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352
《桃源行》 宋·王景月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無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商山紫芝青門瓜,武陵洞底栽桃花。
草木不共人逃去,虞妃山赭良堪嗟。
354
《和五恭甫人日》 宋·熊瑞
緬懷閣清輝,賦詩當此日。
盛會不復聞,手種園蔬七。
何如采若人,觀書夜至乙。
能如子美心,托雨紀其實。
355
《感興五首》 宋·于石
群棲平沙雁,有警奴輒鳴。
鳴多謂奴妄,哀嗷墮弓矰。
甡甡中林鹿,以媒誘其群。
相呼入網罟,鹿死媒獨生。
骨肉不相信,效忠況他人。
輕言托心腹,賣友終不仁。
君子能審友,四海皆弟兄。
357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358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360
《寄呂伯佑》 宋·周錫
龍門居士隱江濱,老去風流樂事真。
觴詠又臨三月暮,李桃初種一溪春。
眼中信我無馀子,名下如君有幾人。
淯溪不盡東流水,兩字平安托錦鱗。
* 關于托子的詩詞 描寫托子的詩詞 帶有托子的詩詞 包含托子的古詩詞(6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