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托處的詩詞(356首)

    221 《送順公還吳》 明·梅鼎祚

    自得清涼界,因乘溽暑征。
    禪心無住著,游腳有歸程。
    宛水浮杯小,吳云托缽生。
    松枝東向處,知是舊經行。

    222 《偶地居為瑾師賦》 明·夢觀法師

    有生如浮云,閑蹤本無著。
    出門隨所之,去住安可托。
    茫茫三界內,百年同旅泊。
    瑾師了空相,偶地得余樂。
    去歲辭東州,今晨往南郭。
    山褐秋風涼,林鐘暮煙薄。
    何處覓禪棲,孤筇遍前壑。

    223 《厓山大忠祠》 明·倪岳

    人間惡鳥棲金屋,海上樓船駕颶風。
    國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無功。
    英雄俯仰成遺恨,元氣分明托數公。
    千古翔龍何處是,精魂依舊繞行宮。

    224 《遁游方丈歌為劉嗣庭賦》 明·蒲庵禪師

    吾愛淮南王,種桂小山里。
    日與八公徒,虛游閑遁世。
    劉郎今是淮南孫,束書不謁諸侯門。
    東望蓬萊覓方丈,扶搖欲駕天池鹍。

    225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226 《方壺云山爛熳圖同胡士恭博士題》 明·蘇伯衡

    我家海岳之畫圖,乃是小米手所摹。
    舟崖翠壁走云氣,北連恒碣南衡廬。
    長風中來吹不斷,疑有鬼物陰卷舒。
    石林倏開復冥漠,雷雨欲至愁鼪鼯。

    227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228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229 《十一月十日宿陳敬初館中臨別有作》 明·王祎

    歲十一月當嚴冬,江湖水落潛蛟龍。
    蕭條長涂客旅散,而我買棹過吳淞。
    茲行豈為饑餓逼,念子高誼來相從。
    托交同門已十載,蒙被教益開愚蠢。

    230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231 《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 明·徐賁

    商飆吹秋天如藍,出戶圓月生東南。
    眾星次第斂芒角,獨有桂影垂毿毿。
    澄光無私照應遍,不間污澤兼清潭。
    冰輪軋軋上銀漢,玉龍左右駕兩驂。

    232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人間白晝自繁華,別有玄心托賦家。
    尺牘殷勤非盛覽,衡門寂歷少侯芭。
    勞生晦朔觀朝菌,隙地陰晴視昔耶。
    何處更求巖壑隱,男兒襟氣是煙霞。
    ¤

    233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綠云堆里露精神,依約如羞認未真。
    開落后天皆有數,品題先漢卻無人。
    金鈴送響多驚鳥,翠幄圍嬌不受塵。
    何處托根偏得地,年年獨讓魏家春。
    ¤

    234 《再過劉會卿喪所卜胡姬為尸仍設雙俑為侍命伶》 明·張獻翼

    昨日經過舊堂宿,今日經過舊堂哭。
    交情今日盡凋殘,草堂自此成幽獨。
    追憶平生顏,宛然在心目。
    炙雞絮酒去復來,素車白馬情未足。

    235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36 《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宋·蘇軾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巖藏兩頭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
    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

    237 《雷州八首?此為秦觀作?》 宋·蘇軾

    白發坐鉤黨,南遷瀕海州。
    灌園以餬口,身自雜蒼頭。
    籬落秋暑中,碧花蔓牽牛。
    誰知把鋤人,舊日東陵侯。

    238 《和子由初到陳州見寄二首次韻》 宋·蘇軾

    道喪雖云久,吾猶及老成。
    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懶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
    阿奴須碌碌,門戶要全生。

    239 《和陶神釋》 宋·蘇軾

    二子本無我,其初因物著。
    豈惟老變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長托附。
    莫從老君言,亦莫用佛語。

    240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此身飲罷無歸處,心懷百憂傷千慮。
    天翻地覆誰得知,魏公垂淚嫁文姬。
    天涯憔悴身,托命於新人。
    念我出腹子,使我嘆恨勞精神。
    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母子分離兮意難任,死生不相知兮何處尋。

    * 關于托處的詩詞 描寫托處的詩詞 帶有托處的詩詞 包含托處的古詩詞(3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