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托國的詩詞(242首)
122
《題清溪神女祠》 宋·呂殊
生居萬山中,二年依澤國。
偶於坐曹暇,聊欲訪禪默。
再拜神女祠,劈山定何術。
上有琳宮巖,作論期破惑。
123
《送歙硯與裴唐卿》 宋·史伯強
平生足跡遍九州,知子筆端回萬牛。
歙硯故持贈,夜光非暗投。
茲實舊坑子坑尾,遠勝洮州綠鴨頭。
清淑之德隱于石,珉中玉表非其儔。
124
《越問·舜禹》 宋·孫因
帝舜生於姚丘兮,地近夷而居東。
母握登感天瑞兮,漾祥光於大虹。
歷山其所耕稼兮,陶漁皆有遺跡。
二女降於媯汭兮,百官備而景從。
126
《送僧還日本》 宋·鐘唐杰
上人海東艉,才華眾推優。
學道慕中國,於焉一來游。
武林忽相遇,鍼芥意頗投。
儒道雖云異,詩酒喜共酬。
127
《會稽頌·二相》 宋·諸葛興
披竹簡兮典謨,圣手斷兮唐虞。
登群龍兮輔翌,萃一堂兮都俞。
知人兮帝之哲,動天兮帝之德。
畫象兮民不犯,舞干兮苗已格。
130
《聞雁篇》 明·李士允
秋思人間正紛紛,秋聲天外忽驚聞。
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
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
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131
《厓山大忠祠》 明·倪岳
人間惡鳥棲金屋,海上樓船駕颶風。
國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無功。
英雄俯仰成遺恨,元氣分明托數公。
千古翔龍何處是,精魂依舊繞行宮。
132
《感諷》 明·蘇大
兵刃何最貴?七首同干將。
所鑄皆匪凡,用有祥不祥。
荊柯信國士,未抵專諸勇。
闔廬因成功,燕國幾亡種。
所托若匪雄,不如投閑余。
免令將軍頭,不及筵中魚。
134
《毗陵道中小述》 明·于嘉
是非滿天下,繽紛邢可總。
仁義用竊侯,詩禮持發蒙。
儒服交國中,誰能褫偽冗。
慕古事書傳,奇節取自奉。
138
《五郡》 宋·蘇軾
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說水泉甘。
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
汝師豈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觀有明皇碑,言夢老子告以享國長久之意。
139
《和陶神釋》 宋·蘇軾
二子本無我,其初因物著。
豈惟老變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長托附。
莫從老君言,亦莫用佛語。
140
《度麾嶺寄莘老》 宋·王安石
區區隨傳換冬春,夜半懸崖托此身。
豈慕王尊能許國,直緣毛義欲私親。
施為已壞生平學,夢想猶歸寂寞濱。
風月一歌勞者事,能明吾意可無人。
* 關于托國的詩詞 描寫托國的詩詞 帶有托國的詩詞 包含托國的古詩詞(2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