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打山的詩詞(662首)

    81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宋·汪元量

    黃帽催人急放舟,荻花楓葉共颼颼。
    天公作惡云翻手,河伯為妖風打頭。
    接翅野鴉圍古堞,斷行孤雁落中州。
    吳山只隔淮山路,江北江南處處愁。

    82 《觀諸公打馬詩》 宋·朱翌

    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進角馬足。
    過關驗齒出天衢,入關未掩繞日軸。
    十驥并驅縱來往,一將折箠制起伏。
    擊前疊后看騰驤,避塹守狹良局促。

    83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身心既已閑,吟風興亦偶。
    山東打茶聲,睡思忽抖擻。

    84 《送張道士游西山至道觀》 宋·李石

    雪打窗外竹,共臥窗間床。
    起來忍饑凍,對坐唯爐香。
    寫之三尺琴,繞屋聲瑯瑯。
    相從無此好,要俶西山裝。

    85 《山中遣興五首》 宋·李流謙

    日薄愔愔熱,江渾漫漫流。
    蟬為合尖響,燕作摻裾愁。
    棗熟成群打,禾登掃地收。
    展眉欣一飽,八月又防秋。

    86 《歸山間舟中寄黃正言》 宋·姜特立

    黑風吹雨亂云奔,一舸浮家過別邨。
    便有新涼生竹樹,更添清興集槃樽。
    打篷點點催詩思,著面蕭蕭冷醉魂。
    來日小溪山水活,一波盡是使君恩。

    87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兩戶幼累歸玉山五首》 宋·趙蕃

    十月江行多北風,打頭不用怨天公。
    清音堂下換船處,想見掛帆灘已空。

    88 《游彰法寺打擢秀閣詩以行》 宋·趙蕃

    四海擢秀閣,茲晨彰法游。
    名隨寺俱徙,地入道家流。
    尚喜黃詩在,仍容墨本求。
    從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

    89 《晚過劉伯山》 宋·趙蕃

    晚向窮岡訪竹亭,竹間忽有打禾聲。
    兇年獨使詩人飽,可見天公非世情。

    90 《山中奉寄通判楊宗博二首》 宋·岳珂

    多病山中客,無人傍酒缸。
    與猨分橡子,為鹿長禾孫。
    白晝云歸屋,黃昏雨打門。
    忽懷楊司馬,煙靄隔重閽。

    91 《山居作報書竟夜有感戲成》 宋·岳珂

    山居逾五旬,天以厭煩故。
    誰持故人書,剝啄扣我戶。
    奩篚旅庭砌,缸罌列{左木右呈}廡。
    啟緘讀風檐,盈幅字如縷。

    92 《題山寺》 宋·蘇泂

    白云飛繞寺樓鐘,點滴清聲露打松。
    童子開門還報我,鶴眠猶在最高峰。

    93 《自和山房十詠》 宋·李曾伯

    舟子來催歸去休,朔風吹浪打船頭。
    挑包又作家林計,還是梅開酒熟不。

    94 《山中》 宋·方岳

    茅茸山堂竹打籬,尚余老鶴共襟期。
    一生朝市幾何日,五畝園林都是詩。
    身后誰澆胸磊磊,命中不帶印累累。
    薄田有秫聊堪釀,盡足秋崖作受持。

    95 《山中》 宋·方岳

    半塢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愜山行。
    月於水底見逾好,風打松邊過便清。
    鶴睡不驚舂藥臼,鳥啼時作讀書聲。
    山翁兩手渾無用,只把犁鋤做太平。

    96 《北山遇雪》 宋·衛宗武

    天公衒天巧,三見臘之時。
    似花還非花,袞袞縱橫飛。
    瀉竹振清香,壓梅迷真蕤。
    烏兔耿無光,遁跡不敢馳。

    97 《送枯崖歸囊山》 宋·胡仲弓

    江湖無足禁,信步到溫陵。
    借榻同為客,打包別有僧。
    禪心如此水,詩句可傳燈。
    已盡山陰興,歸歟掃葛藤。

    98 《游金山寺呈茂老》 宋·蒲壽宬

    長江氣勢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蓮宮。
    江流萬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誰能窮。
    遡流遠見一培塿,傳聞壯觀疑談空。
    風帆漸迫驚詭異,金碧還繞深蒙茸。

    99 《山亭柳·急急回頭》 元·王哲

    急急回頭。
    得得因由。
    物物更不追求。
    見見分明把個,般般打破優游。

    100 《驀山溪 嘆驢兒》 元·王哲

    驢驢模樣,丑惡形容最。
    長耳嘴偏大,更四只、腳兒輕快。
    肌膚粗僂,佗處不能留,挨車買,更馱騎,拽遍家家*。
    任鞭任打,肉爛皮毛壞。

    * 關于打山的詩詞 描寫打山的詩詞 帶有打山的詩詞 包含打山的古詩詞(6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