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勝芎苗軟勝脂,雅宜碧碗貯流離。渠渠地主恩何在,骨裹黃金祗自知。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忽報冬潮催出堰,俗緣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
井水中藏東海魚,側盆翻雨洗凡夫。隔山欲共公相見,莫道從來一滴無。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轍用其言。既至吳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老干枯枝傲雪霜,何人寫影向華堂。為君補綴枝頭葉,坐覺春風細細香。
葉染青云節抱霜,一枝聊寄墨君堂。故園根撥依然在,會見龍孫脫籜香。
穿壁扶蘇稍避霜,干霄形勢自堂堂。如何耿介瑯玕色,也帶雙鴉寶墨香。
莫驚綠葉襯玄霜,更上幽人白玉堂。為與蒼官論久要,筆端應借遠煙香。
掃盡鵝溪匹練霜,未知三尺映茅堂。此君不是塵中物,何必區區較色香。
燈窗仍有卷披黃,此地重來似故鄉。安得清江都是酒,勝金滿屋笏堆床。
木生殊不愿青黃,雨露根深無有鄉。臺省從渠登袞袞,未妨老子臥胡床。
句法洪徐可逼真,摩挲老眼見斯人。憐渠袖有釣鰲手,要試虹竿欠李紳。
世人相馬苦嫌瘦,誰識龍媒氣逸群。歸傍青燈對賢圣,漢庭射策待方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