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才子書的詩詞(885首)

    21 《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 唐·錢起

    青瑣留才子,春池靜禁林。
    自矜仙島勝,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虛玉砌陰。
    漲來知圣澤,清處見天心。

    22 《故太常卿贈禮部尚書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 唐·蔣渙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
    能標百郡則,威肅一朝清。
    典秩崇三禮,臨戎振五兵。
    更聞傳世業,才子有高名。

    23 《中書舍人李座上送潁陽徐少府》 唐·盧綸

    潁陽春色似河陽,一望繁花一縣香。
    今日送官君最恨,可憐才子白須長。

    24 《奉和秘書元丞杪秋憶終南舊居》 唐·李端

    高門有才子,能履古人蹤。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園忽歸去,車馬杳難逢。
    廢巷臨秋水,支頤向暮峰。

    25 《和司門殷員外早秋省中書直夜,寄荊南衛象端公》 唐·權德輿

    共嗟王粲滯荊州,才子為郎憶舊游。
    涼夜偏宜粉署直,清言遠待玉人酬。
    風生北渚煙波闊,露下南宮星漢秋。
    早晚得為同舍侶,知君兩地結離憂。

    26 《書巫山神女祠》 唐·繁知一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詩。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27 《同盧校書游新興寺》 唐·朱慶馀

    山深云景別,有寺亦堪過。
    才子將迎遠,林僧氣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鶴聲多。
    豈不思公府,其如野興何。

    28 《江上送從兄群玉校書東游》 唐·李頻

    逍遙蓬閣吏,才子復詩流。
    墳籍因窮覽,江湖卻縱游。
    眠波聽戍鼓,飯浦約魚舟。
    處處迎高密,先應掃郡樓。

    詠物菊花贊美

    29 《送劉校書之新安寄吳常侍》 唐·羅隱

    野云如火照行塵,會績溪邊去問津。
    才子省銜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
    狂思下國千場醉,病負東堂兩度春。
    他日酒筵應見問,鹿裘漁艇隔朱輪。

    30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尚書)》 宋·沈唐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井州。
    簫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
    金騎走長楸。
    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

    31 《書夜樂 懷金陵》 元·梁寅

    秣陵猶憶豪華地。
    醉春風、花明媚。
    碧城彩絢樓臺,紫陌香生羅綺。
    夾十里秦淮笙歌市。

    32 《和盧養元書事(二首)》 元·楊維楨

    中原煙火半丘墟,樓櫓相望白下孤。
    蕃廝夜歌銅鈷钅莽,蠻酋春醉錦廜。
    北征解賦盧才子,西事時談劇霸都。
    莫上姓名丞相府,老夫著論學潛夫。
    ¤

    33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34 《報劉一丈書》 明·宗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

    古文觀止議論勸慰書信

    3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3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7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38 《與韓荊州書》 唐·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古文觀止薦書

    39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唐·柳宗元

    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
    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
    蓋將吊而更以賀也。
    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

    古文觀止勸慰友人書信

    40 《上梅直講書》 宋·蘇軾

    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
    及觀《史》,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

    古文觀止感恩書信

    * 關于才子書的詩詞 描寫才子書的詩詞 帶有才子書的詩詞 包含才子書的古詩詞(8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