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高的詩詞(2445首)
921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 宋·朱翌
庭槐著老花,佳興渺澄江。
束書望故國,飛帆響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從風靡強燕,舉火燭老龐。
秋天鴻鵠高,驚到中疊雙。
閨人侈宵占,玉蟲綴燈缸。
922
《感春十三首》 宋·張耒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軒。
啄木響高柳,春渠鳴亂泉。
悠然此時心,默默誰與言。
焚香閱素書,濯手開靈篇。
923
《送劉幾道》 宋·翁卷
束發同執經,交分人莫如。
我愚百無成,蹭蹬空林居。
君文最奇崛,二十魁薦書。
青衫何太晚,警捕殊區區。
924
《雨》 宋·陳與義
沙岸殘春雨,茅檐古鎮官。
一時花帶淚,萬里客憑欄。
日晚薔薇重,樓高燕子寒。
惜無陶謝手,盡力破憂端。
926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928
《虞山》 宋·方信孺
西風攪桂樹,落日明楓林。
游子懷歸期,予悲渺登臨。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僅枯冢,寂寞薰兮琴。
932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933
《憶山送人》 宋·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934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935
《顏書四十韻》 宋·蘇洵
任君北方來,手出《邠州碑》。
為是魯公寫,遺我我不辭。
魯公實豪杰,慷慨忠義姿。
憶在天寶末,變起漁陽師。
936
《秋晚》 宋·真山民
暮色入江郊,霜風兩鬢毛。
笛聲吹月落,詩興挾秋高。
謝約南柯蟻,留連左手螯。
孤燈竹窗底,危坐一歌騷。
937
《三元里》 清·張維屏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
938
《赴試途中有感》 清·李鴻章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939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舊日重陽,今日重陽,籬菊披金淺淺黃。
休訝去年蓬鬢,今歲半成霜。
喜得同人相訪,那邊風景,此間風景,且莫論量。
相與對花賒一醉,高歌大笑,手舞足蹈,聽教人道掣顛狂。
940
《秦淮斗草篇》 明·吳兆
樂游苑內花初開,結綺樓前春早來。
春色染山還染水,春光銜柳又銜梅。
此時芳草萋萋長,秦淮女兒多閑想。
閑想玉閨間,羅衣正試單。
* 關于手高的詩詞 描寫手高的詩詞 帶有手高的詩詞 包含手高的古詩詞(24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