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手跡的詩詞(580首)

    381 《蘭陵王·柳陰直》 宋·周邦彥

    柳陰直。
    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

    382 《和張謀父游石佛山觀魏太武書》 宋·賀鑄

    中夏昔屯否,代邦天所開。
    鴻圖屬太武,不世英雄才。
    南洗洛陽血,西蕩長安灰。
    氈車十萬乘,略地驅風雷。

    383 《題漢陽招真亭》 宋·賀鑄

    大別山顛清沔尾,飛亭迢嶢帶云起。
    清狂使君初燕喜,拍手招呼黃鶴子。
    玄津煉出太陽酥,手葺胎發蒙頭顱。
    每夸久落北酆籍,豈意齎恨歸黃壚。

    384 《贈僧孚》 宋·賀鑄

    北道交游竇了然,手持丹訣口談禪。
    吾年方少不解事,貪酒放歌相助癲。
    十載驅車道梁楚,汴水之陽一環堵。
    著書直上窺鬻熊,鄭圃漆園聊爾汝。

    385 《毛君寶秘校將出京示予詩因以答之》 宋·梅堯臣

    古城踏成谷,不見人馬蹤。
    古人豈不行,舊跡豈不重。
    從何求故步,往返自憧憧。
    觀君百篇詩,善畫人形容。
    毫發無不似,落筆任橫縱。
    曷如握明鏡,物物目所逢。
    贈以東南歸,擲去手中筇。

    386 《依韻和張中樂寺丞見贈》 宋·梅堯臣

    朝車走轔轔,暮車走轆轆。
    黃埃蔽車輪,赤日爍車屋。
    靡論遠與近,安問疏與熟。
    賢愚各有求,往返相磨轂。

    387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十三紡車》 宋·梅堯臣

    蠶月必紡績,絲車方挑擲。
    燈下絡緯鳴,林端河漢白。
    纖縷自有緒,虛輪運無跡。
    腕手已為勞,誰經用刀尺。

    388 《和原甫同鄰幾過相國寺凈土院因觀楊惠之塑吳》 宋·梅堯臣

    青槐夾馳道,方轡下麒麟。
    朅來游紺宇,歷玩同逡巡。
    吳畫與楊塑,在昔稱絕倫。
    深殿留舊跡,鮮逢真賞人。

    389 《次韻和韓持國京師雪》 宋·梅堯臣

    寒威無遠近,素色混高低。
    玉路平何廣,天形浩莫倪。
    壓階寧辨玉,封谷不須泥。
    殄厲非乖候,資農必慰黎。

    390 《郭之美忽過云往河北謁歐陽永叔沈子山》 宋·梅堯臣

    春風無行跡,似與草木期。
    高低新萌芽,閉戶我未知。
    忽聞人扣門,手把蟠桃枝。
    問我此蟠桃,緣何結子遲。
    但笑不復答,問者當自推。
    振衣向河朔,河朔人偉奇。
    以茲不答意,遲子北歸時。

    391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 明·高啟

    黃大癡,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兒。
    平生好飲復好畫,醉后灑墨秋淋漓。
    嘗為弟子李少翁,貌得華山絕頂之天池。

    392 《八絕詩明月溪》 宋·王禹偁

    漲溪者為誰,人骨皆已朽。
    我來尋故跡,溪荒亂泉吼。
    惜哉幽勝事,盡落唐賢手。
    唯余舊時月,團團照山口。

    393 《中條山》 宋·王禹偁

    崛起巨河邊,奔騰欲上天。
    遠臨滄海盡,高與太行連。
    大塊橫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394 《壬辰春上冢五首·壽溪》 宋·劉克莊

    水如綬帶山如抱,畫手難摹一段奇。
    松下可澆三奠去,墓傍安用萬家為。
    虹來昂首寧非瑞,蛟徒無蹤若有知。
    丱角釣游今白發,重尋陳跡不勝悲。

    395 《八檜圖》 宋·王令

    客有要我八檜吟,手攜八檜圖來懸。
    掛張滿壁惕可駭,盼顧左右同嗟嘆。
    旁摹石刻署名狀,各有憑附相黃緣。
    或高相扶互倚礙,或斷欲蹶猶支顛。

    396 《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宋·王令

    令君架亭樂荒幽,得地適與萬景投。
    亭成雖名為眾樂,地偮無客誰與游。
    訟休民去吏隨散,獨有文字與令留。
    把書開闔坐自笑,回視令職忘卑陬。

    397 《吳江長橋》 宋·王令

    老匠鐵手風運斤,一挾刃入千山髠。
    明堂有在不見用,此為失地猶濟人。
    西巨澤江海通,獰風撼地波撐空。
    當道獨能支地險,更東安得與天窮。

    398 《為張四明作》 宋·曾幾

    一生所聞張仲蔚,閉門蓬蒿深幾尺。
    邇來伐竹聲丁丁,手披榛叢待三益。
    徑中踏破蒼苔色,定是幽人芒屨跡。
    莫將車邊兩輪赤,奪此千竿一池碧。

    399 《彥思示望南山詩因答》 宋·文同

    余于岐雍間,屢走官道上。
    終南百里近,不得迂馬訪。
    徒常飲雙眼,引首旦夕望。
    群巒突天起,氣勢頗豪王。

    400 《曉入東谷》 宋·文同

    振纓效王官,釋耒去鄉縣。
    十年始還此,景物覺盡變。
    東谷素所愛,乍到若創見。
    煙云引晨策,數里入蔥蒨。

    * 關于手跡的詩詞 描寫手跡的詩詞 帶有手跡的詩詞 包含手跡的古詩詞(5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