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欣遇兩詩伯,臨川先生一禪客。三人情好元不疏,秪是相逢逢不得。渠有正觀碑,儂有永和詞。真贗爭到底,未說妍與媸。
掘地與斷木,智不如機舂。圣人懷余巧,故為萬物宗。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往時王黃州,謀國極匪躬。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故鄉飛鳥尚啁呼,何況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跡為誰留。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澗草自春秋。
當春種花唯恐遲,我獨種菊君勿誚。春枝滿園爛張錦,風雨須臾落顛倒。看多易厭情不專,斗紫夸紅隨俗好。豁然高秋天地肅,百物衰零誰暇吊。
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所動輒有跡,何不擇地行。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
上黨佛祠何可觀,開元瑞物圖高閣。又有長廊古壁上,復是名輩題丹雘。當時泥用絲作筋,意欲千載無剝落。書奇畫妙了不識,訛傳墨土能治瘧。
江東遺跡在錢塘,手植庭花滿縣香。若使當年居顯位,海棠今日是甘棠。
維蔡郡之望,過者必式閭。嚴嚴端明廳,遺像猶肅如。頗聞手澤富,儻許窺珍儲。主人命發笥,棐幾同卷舍。
玉{上竹下氏}詩府旌陽仙,驂鸞翳鳳珊瑚鞭。羽裳云錦朝帝垣,天鳳戛佩披瑯玕。瑤階十二琪樹連,珠暉璧魄環非煙。手按碧蕊丹葩鮮,昆閬七七爭芳妍。
洛陽老狂眼雙白,揮豪醉呼聲裂帛。手持造化奪天工,頃刻云煙變朝夕。有時點染入毫忽,決眥未須論寸尺。平看側睨部位勻,疊見層分了無隔。
撒手懸空萬仞崖,方知佛祖絕梯階。無端諸老爭呈丑,未兔將身一處埋。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傷離。竹上淚跡生不盡,寄哀云和五十絲。云和經奏鈞天曲,乍聽寶琴遙嗣續。
游宦勞牽網,風塵久化衣。跡馳東苑路,望阻北巖扉。及此承休告,聊將狎遁肥。十旬俄委疾,三徑且殊歸。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徐陳嘗并作,枚馬亦同時。各負當朝譽,俱承明主私。夫君邁前侶,觀國騁奇姿。山似鳴威鳳,泉如出寶龜。
五十無產業,心輕百萬資。屠酤亦與群,不問君是誰。飲酒或垂釣,狂歌兼詠詩。焉知漢高士,莫識越鴟夷。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彈琴收馀響,來送千里客。
川闊悲無梁,藹然滄波夕。天涯一飛鳥,日暮南徐客。氣混京口云,潮吞海門石。孤帆候風進,夜色帶江白。
寫景抒情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