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軸的詩詞(181首)
81
《古金城謠》 元·周霆震
昆侖烈風撼坤軸,日車斂轡咸池浴。
六龍飲渴呼不聞,赤蟻玄蜂厭人肉。
荊襄弗支廬壽孤,江東掃地如摧枯。
忠臣當代誰第一?七載舒州天下無。
82
《聽斗谷宗侯琵琶歌》 明·來復
我與宗侯相遇時,乃在長安客舍里。
宗侯弱冠我尚幼,相留夜宿常同被。
是時來生對彈棋,屢愧負進訝技師。
兩三青衣善絲竹,日來勸酒向客屋。
83
《洞山(用張之象韻)》 明·陸師道
洞山虛中高揭唇,白石齒齒排為齦。
引吸波浪氣吐吞,張吻露腭何鱗皴。
我疑巨鰲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捫。
84
《七佛庵三十韻》 明·舒頔
春色如多情,陰云貸游矚。
登臨不憚勞,?孛踤轉山谷。
石磴危欲欹,梯身進恐覆。
松風響簫笙,花露滴巾幅。
85
《二馬圖為陳明之題》 明·王弼
壯哉陳明之,有此兩玉驄。
一驄色作葡萄錦,一驄雪尾云為鬃。
咄哉明之此非畫,兩胡碧眼睛相射。
手中綠繩三尺捶,人馬意態俱閑暇。
87
《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 宋·蘇軾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祿吞石渠。
豈惟鄴侯三萬軸,家有世南行秘書。
兒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談經義。
未許中郎得異書,且共揚雄說奇字。
88
《四時詞》 宋·蘇軾
春云陰陰雪欲落,東風和冷驚羅幕。
漸看遠水綠生漪,未放小桃紅入萼。
佳人瘦盡雪膚肌,眉斂春愁知為誰。
深院無人剪刀響,應將白纻作春衣。
89
《四時詞四首》 宋·蘇軾
新愁舊恨眉生綠,粉汗余香在蘄竹。
象床素手熨寒衣,爍爍風燈動華屋。
夜香燒罷掩重扃,香霧空蒙月滿庭。
抱琴轉軸無人見,門外空聞裂帛聲。
90
《題王維畫》 宋·蘇軾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辭。
91
《再過泗上二首》 宋·蘇軾
系舟淮北雨折軸,系舟淮南風斷橋。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霜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斬長蛟。
92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96
《題趙生畫》 宋·陸游
東都畫手排浮萍,天子獨賞一趙生。
幅縑尺紙皆厚賜,眾史妒媢都人驚。
爾來一筆不復見,好事往往空聞名。
奇哉此獨出劫火,論價直恐千金輕。
98
《題薰陾中興慶壽頌》 宋·楊萬里
炎暉十華生太皇,即宋光武趙少康。
皇穹柱折地無軸,再辟三極紀八荒。
與天同仁自同壽,八十萬歲登九九。
淳熙天子駕蒼龍,春王三朝領群后。
99
《至溫州》 宋·文天祥
晏歲著腳來東甌,始覺坤軸東南浮。
百川同歸無異脈,有如天子朝諸侯。
何年飛落兩巨石,孤撐骯臟分江流。
初疑煉失女媧手,又疑釣脫任公鉤。
100
《琉璃瓶歌贈晁二》 宋·張耒
火維荒茫地軸傾,下有積水潛鯤鯨。
鰲身翻瀾山為崩,金烏下啄獰龍騰。
狂須奇鬣萬族朋,巨神日月雙手擎。
夸娥愁思烏戢翎,老魚戰死風雨腥。
* 關于手軸的詩詞 描寫手軸的詩詞 帶有手軸的詩詞 包含手軸的古詩詞(1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