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法的詩詞(481首)
461
《報愿慧長老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水秋而清,月寒而明。
萬機休罷,三際齊平。
塵消卻到法身住,幻起還從佛口生。
長天之覆,大地之擎。
諸祖與之同道,眾彙與之同行。
龜毛拂而握豎,兔角杖而膝橫。
更無一物借來底,招手憨僧作證成。
462
《錢郎中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勝凈明心,混融古今。
河漢之氣清秋闊,牛斗之光寒夜深。
機歷歷兮錦梭吐緒,道綿綿兮玉線聯針。
月漾珊瑚海,春回薝蔔林。
法法變通手段,塵塵出礙胸襟。
明鏡誰嫌差別像,空山自答合同音。
465
《針生大阬》 宋·釋智愚
假道針鋒上,行藏云水中。
且非心法妙,自是手頭通。
前輩多遺偈,靈襟出眾工。
明朝何處去,黃葉度溪風。
467
《向侍郎無熱軒》 宋·釋宗杲
勇猛精進過量人,號曰薌林大居士。
住無變易真實處,而常順行諸佛法。
不作世間顛倒業,成辨出世勝方便。
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難思諸境界。
468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個事本成現,覓則不可見。
白圭本無瑕,琢磨乃成玷。
執之以實法,空中生閃電。
視之以等閑,腳下添紅線。
若是學道人,好好看方便。
莫看仙人手中扇。
470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471
《緣識》 宋·宋太宗
全無體段弟一弱,十指乖張時更錯。
五音不辨信手彈,薄會人前言自樂。
弦不調,手不洗,更兼指下無道理。
473
《再和三篇》 宋·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左扌右厭}押工夫世少知。
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
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
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474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476
《眉州禪僧一首》 宋·蘇籀
吳蜀跨萬里,余老師非壯。
勉哉令修行,手書勞四枉。
性命吾基本,權譎初不尚。
蕭條寂寞中,咄咄祛礙障。
477
《送別惟肖贊府》 宋·孫應時
如椽老筆健文章,枉對槐間雁鶩行。
只共低頭了官事,忽驚舉手勸離觴。
百年可落塵埃夢,一瓣曾薰知見香。
珍重平生安東法,窮通何地不徜徉。
478
《題懷玉上方》 宋·王洋
蟠踞峰巒面熱多,天分雄望鎮關河。
足開煙霧鵬垂翼,手摘星辰月轉波。
問法舊聞裴相國,傳經今見季維摩。
禪徒到此棲塵跡,方信青云路可過。
* 關于手法的詩詞 描寫手法的詩詞 帶有手法的詩詞 包含手法的古詩詞(4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