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分袂倏三年,猶訪芳池躍翠泉。新疊兩山都未識,北堂引看更東偏。
支徑坡陀竹最多,籜龍才起更成窠。空嵐獨翠坳塘出,一片得來得嫩荷。
井分泉脈透巉巖,誰道飛流是假山。水鳥樹林皆作供,可憐居士只偷閒。
亭橋兩面看芙蕖,靜數波間小隊魚。碧幛彎環遮云路,凈天終待此同居。
俗歸停馭重徘徊,破費林間雪一杯。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時節約重來。
望望遙峰外,行行茂樹中。愁添詩鬢白,旱覺戰塵紅。已嘆桑無繭,何期麥有蟲。南薰元不改,千古舜弦風。
從來語默有千鈞,亂后相逢氣益振。好鳥開窗如應客,清風挽竹故留人。更貧豈顧墦間祭,已老猶堪席上珍。說到蒼梧淚橫臆,皇天萬一照醉辛。
莓苔一徑趁溪斜,行盡松陰見水涯。繞屋花開非舊主,隔林煙起是誰家。
破臘侵星渡急流,曉風吹動黑貂裘。黃云不斷碧云暗,荔子林邊甘蔗洲。
文簡家風淡,薌林句法清。今能傳幾世,君復擁全名。猶及識前輩,未嘗輕后。崆峒風月里,許我共詩盟。
惟此溪山惡,其它州縣無。豈期公骯贓,而為我馳驅。錢谷豈余事,音容非故吾。史君如問細,為道費枝梧。
少陵入蜀倚嚴公,捧檄非無米可舂。懶教纖腰舞楊柳,來游上幕看芙蓉。十連豈吝回青顧,千戶猶疑羨素封。忝是故人恨無力,一樽時復略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