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所得者的詩詞(1339首)

    101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唐·陸龜蒙

    微生參最靈,天與意緒拙。
    人皆機巧求,百徑無一達。
    家為唐臣來,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風,凜凜自貽厥。
    猶殘賜書在,編簡苦斷絕。

    102 《李兼濟分教江陰》 宋·袁說友

    結交不在久,但問交者誰。
    相從何用頻,要以道誼期。
    我初未識君,已誦班馬辭。
    太學金薤篇,爛若琳瑯垂。

    103 《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唐·韓愈

    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寢飯。
    子兮何為者,冠珮立憲憲。
    何氏之從學,蘭蕙已滿畹。

    104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泛舟赤壁,正風徐波靜,舉尊屬客。
    渺渺予懷天一望,萬頃憑虛獨立。
    桂槳空明,洞簫聲徹,怨慕還凄惻。
    星稀月淡,江山依舊陳跡。

    105 《雜興》 宋·張镃

    原子保所得,所得在養心。
    澹然處窮閻,蓬蒿絕車音。
    結駟者誰子,排門顧同襟。
    乃知能辯者,於道未為深。

    106 《分題得癭林壺》 宋·呂公著

    天地產眾材,任材謂之智。
    棟桷與楹杙,小大無有棄。
    方者以矩度,圓者中規制。
    嗟爾木之癭,何異肉有贅。

    107 《詠懷十首》 明·陳第

    至言本難言,真得何所得。
    以意示者深,以詞教者嗇。
    宣尼述天行,伏羲垂卦畫。
    忽當蜚遁時,蹤跡杳莫測。

    108 《牛口發舟泊真溪聊述所歷》 明·尹伸

    江行每娛心,十七在崖岸。
    以茲取溯流,耳目精于慢。
    一嶺方百里,削成獨南面。
    霪雨夏來多,懸淙不可斷。

    109 《病中詩十五首并序》 唐·白居易

    開成己未歲,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
    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風癉之疾,體矜目眩,左足不支,蓋老病相乘
    時而至耳。

    110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111 《閱古堂詩》 宋·范仲淹

    中山天下重,韓公茲鎮臨。
    堂上繪昔賢,閱古以儆今。
    牧師六十人,冠劍竦若林。
    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112 《平生八見女而存者五人比又得女少稷作詩寬次》 宋·韓元吉

    漸老思似續,撫懷良惘然。
    空余歲寒心,凜凜松柏堅。
    平生孔明婦,貧賤房且專。
    生女不生男,造物寧我偏。

    113 《送周守二首》 宋·趙蕃

    昔我移官皇恐灘,緘詩送公因阿連。
    轉頭梅事兩飄忽,我亦解秩當返轅。
    豈期邂逅客歸會,逢公政成朝日邊。
    可無一語道離闊,顧待別后空闌干。

    114 《行至羅江代者爽期得史者書復還涪濱徑走富樂》 宋·程公許

    瞻云日懷歸,及瓜法當代。
    喜同縚鷹掣,翻作風鹢退。
    誓言不可寒,幽賞夙所愛。
    但恐彼上人,雄辨費酬對。

    115 《畫山水行》 明·張羽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吳興公子冠當代,雍也繼之早擅場。
    宋祖子孫畫龍種,毛骨固是非尋常。
    珊瑚寶玦久零落,空有妙藝傳文章。

    116 《題祝公輔靜得齋》 宋·方回

    鄭衛撼俗耳,姬姜接凡目。
    醇酎誑渴吻,大房誘饑腹。
    一閾內外間,鮮不妄舉足。
    堂堂七尺軀,頃刻萬感觸。

    117 《監造御茶有所爭執》 宋·徐璣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
    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
    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118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119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唐·白居易

    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馀。
    市作矮奴年進送,號為道州任土貢。
    任土貢,寧若斯,不聞使人生別離,

    寫景哀悼惜別友情

    120 《司馬光好學》 宋·朱熹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
    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

    寫人讀書

    * 關于所得者的詩詞 描寫所得者的詩詞 帶有所得者的詩詞 包含所得者的古詩詞(13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