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熟丹實,葉底綴紅云。并舍皆如事,絕甘能勸分。扣門知使至,登俎覺香聞。更與詩爭麗,紛披錦繡文。
嘉果喜三嗅,名園思一游。駢頭丹殼皺,繞指玉漿流。味壓乾{月巽}子,韻高蕭灑侯。安居日啗此,邊堠幸兵休。
遙想載酒客,時來從子云。山高去天咫,日永惜陰分。秋稼田畝接,夏弦閭里聞。草堂無數出,猿鶴有移文。
野色正如此,廢書時出游。山吞落日盡,硤束大江流。俗駕謝逋客,郊居如隱侯。愛君吐佳句,落紙不能休。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久叨簪紱裔,初筮帝王州。祖德期無忝,君恩要力酬。存心惟敬謹,律已必清修。千里書頻寄,重親鬢已秋。
天理須殊本自然,自然天道合無天。一毫小智生穿鑿,所性之真已弗全。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華。往往天氣少,多與人事差。今年特清朗,川原爛紅霞。埋頭卷書冊,訪友況不賒。
昏花病眼已經年,世味甘酸總澹然。堆案文書渾不讀,一燈危坐晚涼天。
珍重羲黃書一編,昔經秦火不能然。君今於此得消息,豈外吾身更覓天。
每向清宵自省愆,滔滔無奈世皆然。盈虧消息因而悟,萬事支頤一聽天。
此理分明見中偏,何時講習到同然。寄書好與隨庵道,千里元來共一天。
自昔桂陽名此山,登樓恍若見林端。山中固有誅茅地,卻許吾人背面看。
古人不可見,千卷留遺編。要非紙上語,至理實參前。列圣精微心,舍此將何傳。極本會於一,枝葉數萬千。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裘葛順冬夏,飲食棄渴饑。非有慕于外,夫婦皆與知。
今之墨蘭,山谷之所謂蘭也,一干一死。古之蘭,根枝葉花皆香,一樹而千萬蕊。
陳隋余習尚塵飛,可乏詩壇白羽揮。凡物晚成華者實,如吾素論是耶非。三生不墮揚州夢,一笑應知佛祖機。苦不若人亦余事,真源向上更深微。
太行荊浩之鄉里,佳處立參仍坐倚。崖樹澗石皆寫真,想見今毫吮沁水。當年自號洪谷子,畫成署名細如蟻。此豈自圖其所居,屋上峰巒插天起。
相馬有伯樂,畫馬有伯時。伯樂永已矣,伯時猶見之。長林之下無茂草,此馬得無半飽饑。一疋背樹似揩癢,一疋齕枯首羸垂。
西北秋風動碧云,經年忽忽慘離群。去辭北闕投新綬,歸老東山綴舊文。詩遇惠連須長價,書從阿買可張軍。平生勝理思懸解,糟粕徒觀愧運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