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吳儂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湖水吞天去,湖風送浪還。銀山何處是,青底是君山。
萬里長江白,半規斜日黃。焦山渾欲到,宛在水中央。
水氣清空外,人家秋色中。細看千萬落,戶戶水精宮。
花外廋樓月,鶯邊吳宮柳。我欲問廢興,春風獨無口。
四月曾湖上,荷錢劣可穿。歸來開短紙,十里已紅蓮。
森萷一山竹,壯士十三輩。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虛心聽造物,顛沛風云會。榮枯偶同時,終不相棄背。
十字供籠餅,一水試茗粥。忽憶故人來,壁間風動竹。舍前粲戎葵,舍後荒苜蓿。此郎如竹瘦,十飯九不肉。
地下文夫子,風流絕此人。能和晚煙色,幻出歲寒身。馬鬣松成拱,鵝溪墨尚新。應懷斲泥手,去作主林神。
人間猶有展生筆,佛事蒼茫煙景寒。常恐花飛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
群盜挽弓江簸船,丹青當在普通前。誰能與作赤挽板,老筆猶堪壽百年。
天地磨今古,賢愚為埃塵。草樹易變改,山川無故新。眷言零陵守,白發駕朱輪。間來問遺老,俯跡哀昔人。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君子有所恨,擊指血不躁。相望已千古,欲語安得到。荊卿無劍術,商君棄霸道。二子茍不然,功烈回穹昊。嗟哉淺丈夫,不自極懷抱。
先生窮作書,寧比近術赦。天故使之貧,赤手唯是籍。或者窺殘篇,律呂起韶夏。微意有子傳,光燭不鄰借。
誠和尚昔掛孤帆,圭上人今架小庵。老去身無安頓處,挑包便擬作禪參。
萬頃煙波百尺絲,禪家宗旨有誰知。自嫌固陋如高叟,卻為僧箋把釣詩。
自昔吳僧標致清,經禪之外有詩名。士衡止在東家住,恨不同聽鶴唳聲。
回貤異渥未之聞,凜凜乾淳生氣存。頻對青藜真濟美,雖埋玉樹尚追尊。奉新鸞誥陳幽壤,距小麟臺只近村。太息琰玄皆耄矣,誄成姑以寢為園。
姚皇去后幾菲菲,湘水依然從二妃。雙淚一時紅作鬣,連枝千載綠為衣。檻前斑竹應同伴,波面文鴛欲共飛。吟遍世間閑草木,何如江月詠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