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房房的詩詞(810首)

    581 《蓮房洗硯》 宋·鄭清之

    圓長已褪青云子,芳軟猶存綠玉房。
    留伴陶泓共新浴,要令毛穎沃清香。

    582 《和宇文漢州□□氣房樓記詩》 宋·魏了翁

    房公胸中妙刀尺,翦刻玻璃貯寒碧。
    今侯著樓於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覿。
    詩來殷勤問故侯,別日雖賒情轉密。
    因思當年飛蓋游,鷗鷺不驚潛鯉出。

    583 《道書記房老梅》 宋·徐照

    香有竹風知,無塵雜野姿。
    為憐新白發,重記舊題詩。
    蘚帶龍鱗剝,蜂沾蠹屑垂。
    不來三十載,半樹是孫枝。

    584 《瑞安道房觀陳友云古柏命予作詩》 宋·徐照

    西陵西陵高插天,武侯廟前寒潑煙。
    誰知陳侯筆有力,遠遠移來向君壁。
    老翁眼見驚{左目右咢}眙,醉搖屈筆來吟詩。
    霹靂煤空云劈地,一夜蒼虬忽飛去。

    585 《送塵老歸舊房》 宋·徐照

    數間茅屋殘山外,片石崚嶒樹影交,給假兩旬秋易盡,相尋一舍地非遙。
    盆栽怪木緣能畫,池養嘉魚不入庖。
    聞道水松三百步,夢隨流水到溪橋。

    586 《樊丈子思以陽兄弟三年端居招飲山房為破愁寂》 宋·程公許

    銜恤三年意緒凋,嘉招為我破無憀。
    露秋爽借談鋒利,霜月寒侵酒力消。
    心事寂無機事成,詩情何以道情饒。
    平一我亦輕簪紱,安得長年共一瓢。

    587 《過房公湖臨發廣文載酒登南樓聽隱士陳希逸彈》 宋·程公許

    湖蕩匝城府,堤柳一長通。
    森戟書漏永,闃如墟野。
    掣鈴三日留,郁郁殊寡悰。
    登埤展遐眺,蕩我磊磈胸。

    588 《挽虞提干仲房》 宋·程公許

    滄江亭上極綢繆,況復蘭階吒勝游。
    邂逅磬川分別袂,傳聞邊邑費衣籌。
    諸以推上青云轂,一夢驚移夜壑舟。
    生死交情那忍負,霜風吹淚錦江頭。

    589 《夜宿赤松梅師房》 宋·王柏

    梅師有松度,蕭散意態真。
    皮冠簪白雪,布褐貯陽春。
    房計任簡淡,了無一慮塵。
    茶一碗,酒一尊,

    590 《張子房》 宋·王柏

    圯上相逢一老翁,誅秦蹙項笑談中。
    報韓偶得劉郎用,更有商山聽下風。

    591 《趙東麓歸自房陵》 宋·周弼

    一年辛苦后,收聚若為豐。
    攝職全無吏,攜家僅有童。
    乳舂花下管,漆溜葉間筒。
    自此嬉游地,應須且浙中。

    592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曉起爐煙一縷清,梵音繚繞檻軒行。
    須臾日上松梢了,又聽齋鐘相齋鳴。

    593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齋罷雞志轉午天,地虛人寂境蕭然。
    兩三衲子自來去,時取茶芽煮澗泉。

    594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檐影亭亭日正中,莓苔不掃絕塵蹤。
    閉門相共蒲團坐,看讀華嚴一卷終。

    595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薄靄垂垂欲暮時,漸生霜氣著征衣。
    山深不見牛羊下,惟有樵人荷擔歸。

    596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燒罷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燈。
    窗前誦徹淵明賦,卻傍禪床聽葛藤。

    597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月暗山空夜倍長,清談消遣睡毋忙。
    山中新酒幸堪飲,何惜一杯相共嘗。

    598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四壁寒蛩作苦吟,喚回旅夢約三更。
    不知身在禪房宿,誤聽松風做雨聲。

    599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薄薄新寒透被輕,醒來窗隙弄微明。
    山中不用梅花角,自有枝禽報五更。

    600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俄頃鐘聲到枕邊,朦朧曉色試霜天。
    披衣欲起渾無事,贏得平明一覺眠。

    * 關于房房的詩詞 描寫房房的詩詞 帶有房房的詩詞 包含房房的古詩詞(8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