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房客的詩詞(647首)

    201 《秋懷五首》 唐·鮑溶

    促促生有涯,營營意無限。
    無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
    恩榮不可恃,天道歸寸管。
    老如影隨人,時若車下坂。

    202 《古意》 唐·鮑溶

    重錦化為泥,翦刀誤人事。
    夜裁遠道書,翦破相思字。
    妾心不自信,遠道終難寄。
    客心固多疑,肯信非人意。
    萬里不言遠,歸書長相次。
    可即由此書,空房□忌諱。

    203 《贈真公影堂》 唐·鮑溶

    舊房西壁畫支公,昨暮今晨色不同。
    遠客閑心無處所,獨添香火望虛空。

    唐詩三百首寫景秋天七夕節閨怨

    204 《安吉天寧寺聞磬》 唐·施肩吾

    玉磬敲時清夜分,老龍吟斷碧天云。
    鄰房逢見廣州客,曾向羅浮山里聞。

    205 《答蕭建》 唐·費冠卿

    自地上青峰,懸崖一萬重。
    踐危頻側足,登塹半齊胸。
    飛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
    入林寒z9々,近瀑雨濛濛。

    寫人

    206 《買太湖石》 唐·姚合

    我嘗游太湖,愛石青嵯峨。
    波瀾取不得,自后長咨嗟。
    奇哉賣石翁,不傍豪貴家。
    負石聽苦吟,雖貧亦來過。

    207 《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 唐·姚合

    露荷迎曙發,灼灼復田田。
    乍見神應駭,頻來眼尚顛。
    光凝珠有蒂,焰起火無煙。
    粉膩黃絲蕊,心重碧玉錢。

    208 《題僧壁》 唐·張祜

    出門無一事,忽忽到天涯。
    客地多逢酒,僧房卻厭花。
    棋因王粲覆,鼓是禰衡撾。
    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

    秋天寫景抒情思鄉

    209 《題虎丘西寺》 唐·張祜

    囂塵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松色入門遠,岡形連院多。
    花時長到處,別路半經過。
    惆悵舊禪客,空房深薜蘿。

    210 《題僧壁》 唐·張祜

    出門無一事,忽忽到天涯。
    客地多逢酒,僧房卻厭花。
    棋因王粲覆,鼓是禰衡撾。
    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

    211 《題虎丘西寺》 唐·張祜

    囂塵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松色入門遠,岡形連院多。
    花時長到處,別路半經過。
    惆悵舊禪客,空房深薜蘿。

    212 《旅懷》 唐·雍陶

    舊里已悲無產業,故山猶戀有煙霞。
    自從為客歸時少,旅館僧房卻是家。

    213 《華清宮三十韻》 唐·杜牧

    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
    仰窺丹檻影,猶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
    一千年際會,三萬里農桑。

    214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全蜀詩十八韻》 唐·杜牧

    盛業冠伊唐,臺階翊戴光。
    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蜀輟新衡鏡,池留舊鳳凰。
    同心真石友,寫恨蔑河梁。

    215 《燕臺四首·春》 唐·李商隱

    風光冉冉東西陌,幾日嬌魂尋不得。
    蜜房羽客類芳心,冶葉倡條遍相識。
    暖藹輝遲桃樹西,高鬟立共桃鬟齊。

    216 《河陽詩》 唐·李商隱

    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
    龍頭瀉酒客壽杯,主人淺笑紅玫瑰。
    梓澤東來七十里,長溝復塹埋云子。

    217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唐·李商隱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
    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草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
    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218 《寺居秋日對雨有懷》 唐·喻鳧

    修修復雭雭,黃葉此時飛。
    隱幾客吟斷,鄰房僧話稀。
    鴿寒棲樹定,螢濕在窗微。
    即事瀟湘渚,漁翁披草衣。

    219 《青龍寺僧院》 唐·劉得仁

    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
    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
    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
    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

    220 《謁仙觀二首》 唐·馬戴

    我生求羽化,齋沐造仙居。
    葛蔓沒丹井,石函盛道書。
    寒松多偃側,靈洞遍清虛。
    一就泉西飲,云中采藥蔬。

    夏天話舊離別

    * 關于房客的詩詞 描寫房客的詩詞 帶有房客的詩詞 包含房客的古詩詞(6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