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房地的詩詞(545首)

    61 《趙東麓歸自房陵》 宋·周弼

    一年辛苦后,收聚若為豐。
    攝職全無吏,攜家僅有童。
    乳舂花下管,漆溜葉間筒。
    自此嬉游地,應須且浙中。

    62 《宜興山房十首》 宋·李曾伯

    齋罷雞志轉午天,地虛人寂境蕭然。
    兩三衲子自來去,時取茶芽煮澗泉。

    63 《僧房薜荔》 宋·陳允平

    寸草曾收藥籠功,誰移野色近禪翁。
    甘同木石拋閑地,恥附松蘿上碧空。
    旋長織枝宜雨綠,未刪宿葉待霜紅。
    為衣或許湘人采,清徹崇蘭兩佩風。

    64 《送懷玉之越謁秋房使君》 宋·胡仲弓

    紛紛人少強,有客面如鐵。
    前日方游吳,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間,行役勞歲月。
    問子去何為,豈是事干謁。

    65 《次山房韻》 宋·何夢桂

    易寂無為有感幾,幾存萬物未生時。
    陰陽理向極中看,天地心從復處知。
    潮上海門探月窟,日回地戶濯咸池。
    何時騎鶴研朱露,共勘經圖叩古羲。

    66 《次山房韻》 宋·何夢桂

    西狩事非文殆喪,舂陵書出道寧孤。
    六經有舌存先圣,千古留心付后儒。
    杲日麗天隨處見,逝川行地幾時無。
    齋居珍重賡歌意,即此全吞太極圖。

    67 《和山房夾谷僉事韻二首》 宋·何夢桂

    蒼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
    繡斧聿來霄漢上,丹書先到浙江邊。
    學徒免隸夫征法,官品寧輸戶役錢。
    愧死支離疑效報,不妨鼓筴樂天年。

    68 《次山房見寄韻》 宋·何夢桂

    懷人夜寤擗,彼美天西方。
    世變急三峽,吾道蹇兩當。
    起坐觀列緯,翕箕正煌煌。
    游云起碧落,反覆變白蒼。

    69 《送李季允侍郎歸蜀五絕用禪房花竹幽為韻》 宋·劉宰

    地僻風煙好,身閒日月長。
    未知嘉遯吉,占驗笑京房。

    70 《公美約同游龍安地僧留小飲歸途一絕》 宋·陳文蔚

    幾年無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
    花竹禪房成小款,笑談不覺到斜西。

    71 《過謙上人房》 宋·郭印

    小房藏曲折,客至不應門。
    種竹無多地,分蘭卻數盆。
    禪心初默契,道學更深論。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

    72 《禪房十事·缽盂》 宋·釋紹曇

    做處全無滲漏,用時開口向天。
    盡大地人飫飽,只圖個不知恩。

    73 《禪房十事·拄杖》 宋·釋紹曇

    格外叢林選出,生緣不在天臺。
    雖然烏律卒地,力扶多少人來。

    74 《又寄潼川漕仲房》 宋·孫應時

    鴻雁天涯到,云泥未闊心。
    漢卿來子墨,秦殿識中書。
    欲作遼東獻,空慚楚地馀。
    寒蟲吟露草,此意合憐渠。

    75 《孫士徵甘露僧房話舊》 明·程嘉燧

    雪中分手地,亦在暮江邊。
    棲泊長如此,心期共渺然。
    落帆千步柳,到寺一聲蟬。
    為掃清谿石,還家與醉眠。

    76 《登三臺言志》 唐·李世民

    未央初壯漢,阿房昔侈秦。
    在危猶騁麗,居奢遂役人。
    豈如家四海,日宇罄朝倫。
    扇天裁戶舊,砌地翦基新。

    77 《兩儀殿賦柏梁體》 唐·李世民

    絕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無事悅圣情。
    ——淮安王
    云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
    登封日觀禪云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
    ——蕭瑀

    78 《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 唐·李從善

    綠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時。
    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
    盛引墻看遍,高煩架屢移。
    露輕濡彩筆,蜂誤拂吟髭。

    79 《相和歌辭·挽歌》 唐·孟云卿

    草草門巷喧,涂車儼成位。
    冥寞何所須,盡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遠,此別終天地。
    臨穴頻撫棺,至哀反無淚。

    80 《相和歌辭·從軍行》 唐·喬知之

    南庭結白露,北風掃黃葉。
    此時鴻雁來,驚鳴催思妾。
    曲房理針線,平砧搗文練。
    鴛綺裁易成,龍鄉信難見。

    * 關于房地的詩詞 描寫房地的詩詞 帶有房地的詩詞 包含房地的古詩詞(5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