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戰道的詩詞(703首)

    541 《步步嬌·柔弱好家風》 宋·無名氏

    柔弱好家風。
    大道不脫空。
    真個真個有,鉛汞。
    水火既濟上下沖。
    文武兩交戰,齊功。

    542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543 《次韻和酬永叔》 宋·梅堯臣

    春候倏已和,林上鳴鳥嘩。
    前日是清明,驟雨沾梨花。
    初聞結客游,愛此物景嘉。
    歌舞未終宴,夕暮各興嗟。

    544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宋·梅堯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545 《青丘子歌》 明·高啟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閣下之仙卿。
    何年降謫在世間,向人不道姓與名。
    躡?厭遠游,荷鋤懶躬耕。
    有劍任羞澀,有書任縱橫。

    546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547 《三月十一日大閱偶作三絕句》 宋·晁說之

    儒服未曾看樂戰,鐵衣且自戲清時。
    春風莫道晚無力,解直天王百尺旗。

    548 《痛心》 宋·晁說之

    為問誰今有好懷,園林春色不須來。
    王孫草向荒城短,驛使梅因戰陣回。
    但道胡塵迷上苑,不聞漢詔出中臺。
    痛心一日復一日,何日皇威遍九垓。

    549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河勢尤湍急,滔滔去莫留。
    此行期死敵,既濟遂焚舟。
    背水連師出,乘風縱燎休。
    若非拚血戰,不復渡黃流。
    竹帛今猶載,桑偷晚始收。
    后來燒棧道,毋乃祖馀謀。

    550 《寒食》 宋·劉克莊

    聞道江鄉吹戰塵,叵堪鼙鼓震于鄰。
    荒城少有飛花處,高塚多無擘紙人。
    沙塞榆枯難取火,玉關柳少化為薪。
    遙知玉座焦勞處,閑卻龍舟閣水濱。

    551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宋·劉克莊

    雪埋磴道古壇夷,疇昔茲游境絕奇。
    石上猶存周故轍,山尖難訪禹殘碑。
    云開天柱峰雖出,血作陳清水可悲。
    帝賞戰功無吝色,定分寶枕療金痍。

    552 《三和》 宋·劉克莊

    花籃果擔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絢爛車騎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豈護短仍憑愚。
    厥初捧楬土與木,繼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絕類河求弁,照乘得匪龍獻珠。

    553 《又二首》 宋·劉克莊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554 《友人病瘡》 宋·劉克莊

    自檢方書坐一床,教尋藁白采蒲黃。
    畫眉連日疏妝合,煉氣通宵住道房。
    倦聽瀑聲令睡醒,悶拈詩卷遣心涼。
    猶勝華發從軍客,歸臥茅檐養戰瘡。

    555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556 《再用邦衡韻贊其閑居之樂且致思歸之意》 宋·周必大

    一別龍門不計春,思公夢渡太皋津。
    遙知綠野朱顏好,應笑紅塵白發新。
    午茗親烹留上客,夜棋酣戰調佳人。
    道腴有味詩彌勝,何止冰凝與蜜淳。

    557 《送丘都承》 宋·洪咨夔

    藝祖立鰲極,腹心趙書記。
    披圖指幽燕,翰死誰可繼。
    異時拾空城,中國坐自弊。
    伊吾紛抵掌,須作根本計。

    558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紅葉戰西風,黃花笑寒日。
    天道有消長,人事無固必。
    靜勝得遺味,夢去知余失。
    利害不相沿,是非然后出。

    559 《書皇極經世后》 宋·邵雍

    樸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歲月易遷革,書傳難考詳。
    二帝啟禪讓,三王正紀綱。
    五伯仗形勝,七國爭強梁。

    560 《六十五歲新正自貽》 宋·邵雍

    予家洛城里,況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當宋之盛旦。
    南園臨通衢,北圃仰雙觀。
    雖然在京國,卻如處山澗。

    * 關于戰道的詩詞 描寫戰道的詩詞 帶有戰道的詩詞 包含戰道的古詩詞(7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