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戒心的詩詞(469首)

    141 《信陵君救趙論》 明·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
    趙,魏之障也。
    趙亡,則魏且為之后。

    古文觀止史論

    142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4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144 《遠游》 先秦·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楚辭想象抒懷

    145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146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147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148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49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50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51 《送僧歸護國寺》 宋·錢惟演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識。
    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巖石。
    忽徇云璽招,暫屈冥鴻翼。
    褰裳度王城,夙駕來軍壁。

    152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153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54 《送黃玄之京》 明·林鴻

    予也夙穎悟,十五知論文。
    結交皆老蒼,稚爪攀修鱗。
    冥心三十年,尋源頗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獲珍。

    155 《元夕》 宋·呂希純

    何處元霄好,迎鑾冊府西。
    簫聲云外起,扇影日邊低。
    秘禁威容肅,名流步武齊。
    舜瞳回左顧,真欲過金閨。

    156 《詠左伯桃羊角哀墓》 宋·史彌鞏

    馀耳當年刎頸交,所爭利害僅毫毛。
    一朝泜水相屠戮,豈識羊哀左伯桃。
    交情切戒勤終墮,以義存心心必果。
    死生可托永無睽,自古中山說羊左。

    157 《西江月·酒飲清光滑辣》 元·王哲

    酒飲清光滑辣,肉餐軟美香甜。
    世間迷誤總無厭。
    個個臨頭路險。
    獨我悟來口遠,唯余省后心嫌。
    十分戒行愈精嚴。
    沒分*都赴點。

    158 《滿庭芳 示眾》 元·王丹桂

    *正清油,重羅白面,如牙細米舂淘。
    精嚴辦供,庖饌列珍肴。
    虔屬恪香點靜,頻作禮、豈憚劬勞。
    惟求望,見存獲福,亡者得升超。

    159 《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 元·滕賓

    老氣盤空,才名照世,萬里秋風行色。
    人物中朝第一,司馬題橋,班生投筆。
    記承流宣化,早威聲,先馳殊域。
    看吟鞭、笑指關河,歷歷當年曾識。

    160 《滿庭芳·頓悟玄機》 元·高道寬

    頓悟玄機,漸離塵境,雙忘頓漸無為。
    修真大道,了見本希夷。
    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
    憑心地,三千功滿,八百行無虧。

    * 關于戒心的詩詞 描寫戒心的詩詞 帶有戒心的詩詞 包含戒心的古詩詞(4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