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我行藝的詩詞(115首)

    101 《解佩令·一生蒙懂》 宋·無名氏

    一生蒙懂,世事不曉。
    吃茶飯、不知饑飽。
    坐處生根,立一似、頑石當道。
    任傍人、笑我虛矯。
    文藝不解,豈知典教。
    說修行、無分剖。
    面上塵埃,發**、身披衲襖。
    永長生、浩劫不老。

    102 《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 宋·王禹偁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紜。
    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
    其中最難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103 《子瞻寄示岐陽十五碑》 宋·蘇轍

    堂上岐陽碑,吾兄所與我。
    吾兄自善書,所取無不可。
    歐陽弱而立,商隱瘦且橢。
    小篆妙詰曲,波字美婀娜。

    104 《愛菜詞》 明·唐寅

    菜之味兮不可輕,人無此味將何行?
    士知此位事業成,農知此味食廩盈,技知此味藝業精,商知此味貨利增。
    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別蒼生?
    我愛菜,人愛肉,肉多不入賢人腹。
    廚中有碗黃齏粥,三生自有清閑福。

    105 《送李德載公輔之宣城王子敏遹之寧陵秦少章之》 宋·李廌

    先生位管轄,四海在陶鈞。
    顧我門墻士,於焉益情親。
    睠言給鼎味,旨酒侑芳珍。
    粲粲春服成,暮春及佳辰。

    106 《乾道圣德頌》 宋·曹勛

    維圣有作,紹隆興運。
    天經地義,宗堯越舜。
    風俗惇厚,日星清潤。
    冰天桂海,咸祗成訓。

    107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108 《紹慶府教廳瑞麥》 宋·陽枋

    耕稼問黔巑,禾黍慳培塿。
    秀實僅有之,嘉祥藐烏睹。
    府主金華仙,農事躬緬縷。
    暖律笑吹鄒,長府肯為魯。

    109 《恭進明堂大禮慶成詩》 宋·馬廷鸞

    鉅典崇邦祀,精禋展國陽。
    泰元神授筴,癸亥日宣光。
    藝祖郊天始,高皇受命長。
    后庚基再造,先甲迓殊祥。

    110 《贈溧水楊老》 宋·仇遠

    浙間筆工麻粟多,精藝惟數馮應科。
    吳升姚愷已難得,陸震楊鼎肩相摩。
    我游金淵飯不足,破硯生苔塵滿目。
    毛錐自笑不中書,白發紛紛老而禿。

    111 《滿庭芳 忍忍忍》 元·馬鈺

    刃下挑心,心頭插刃,認來堪作良因。
    無明降住,有辱不生嗔。
    憶昔清河公藝,尚垂涕、書此和親。
    無爭士,常行大善,不敢暫傷神。

    112 《以道學諭鳳口有感詩寫物記事備極詞情不容繼》 宋·張镃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
    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113 《贈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變篆字,至秦程邈翻為隸。
    今人但習真草行,誰會六書三耦意。
    篆所最難柱與圈,學打一圈費三年。
    豈容臆決蔑師授,汩沒形象迷傍偏。

    114 《江亭醉后》 宋·李覯

    平生尚倜儻,壯大苦摧折。
    主人能結納,佳境為鋪設。
    涉{左氵右皛}東江來,谽谺暮云裂。
    倡女稍多藝,市酒且供啜。

    115 《聽琴贈遠師》 宋·王洋

    世人傾耳聽繁音,太音古淡難為聽。
    有如廣庭題旌夏,或者驚遁疑有神。
    當時舜床調五弦,薰風煽物無窮人。
    若言造化不愛玩,安得感君回陽春。

    * 關于我行藝的詩詞 描寫我行藝的詩詞 帶有我行藝的詩詞 包含我行藝的古詩詞(1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