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出世使人驚,道眼看來卻未曾。政爾雪峰千百眾,澹然云水一孤僧。不妨詩筆作佛事,已用茗甌傳祖燈。我老尚堪行腳在,因風為寄古崖藤。
春辭我向何處。怪草草、夜來風雨。一簪華發,少歡饒恨,無計殢春且住。春回常恨尋無路。試向我、小園徐步。一闌紅藥,倚風含露。春自未曾歸去。
平生耳裹三峰寺,況識峰頭新主人。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綸巾。
我昔游成均,年少心猶童。倒床即甘寢,寧問達與窮。精爽忽飛越,夢到廬山中。廬山最佳處,二林占西東。
時流罕識真,特立取眾忌。不有明眼人,誰止萬口沸。古今冠蓋場,毀譽固一致。胡為空門中,生滅亦滋熾。
珍重筠溪舊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如何一念初無過,便有多生未了因。止酒裙襦成厭雜,逃禪槌拂要比鄰。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諸方此話新。
我訪東山丞相譜,因過南墅半云竂。雉棲薜荔都蒼墓,鰲補天容大士橋。萬歲藤枝神蛻杖,三花樹子癭為瓢。老僧好事兼好客,時作遠公蓮社招。
道人兀坐云巖山,云巖之云是知己。風噓岫吸漫不知,道人之心亦如此。從地涌出煥金碧,信手拈來自奇偉。門施鐵限十五年,一旦刺頭鬧籃里。
舊與清泉白石盟,身閒方作洞霄行。青山延客元無鎖,碧澗流花似有情。古洞欲隨仙隱去,高岡終待鳳來鳴。道人喚我松間飲,坐拂寒云月未生。
咫尺樓臺是上方,問師何事此中藏。解頤謂我隨緣好,不欠中庭一炷香。
我自歸林下,亦復與世疏。賴有善知識,時能過吾廬。伴我說道話,我愛讀佛書。師為巖上去,我亦為膏車。
我生山窟里,終朝面孱顏。獨此巖未到,抱恨知幾年。茲游信奇絕,一覽小眾山。更得師為主,二妙為易言。
我年七十五,木末掛殘陽。縱使身未逝,亦豈能久長。尚冀林間住,與師共末光。孤云俄暫出,道俗紛蒼黃。
愛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憐。昨守當少郡,不識隱靜山。羨師來又去,愧我復何言。尚期無久住,歸送我殘年。
師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胡為衲子歸,以響答空谷。顧我塵垢身,擬向禪河浴。更愿張佛燈,為我代明燭。
扶疏巖下樹,入夏總成陰。幾年荊棘地,一旦為叢林。我方與衲子,共聽海潮音。人生多聚散,離別忽驚心。
我與師來往,歲月雖未長。相看成二老,風流亦異常。既宴坐巖上,我方為聚糧。儻師能早歸,此樂猶示央。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我雖不為高,心粗能知止。師是個中人,特患不為爾。何幸我與師,俱是隣家子。
師本窮和尚,我亦窮秀才。忍窮俱已徹,老肯不歸來。今師雖暫別,泉石莫相猜。應緣聊復耳,師豈有公哉。
天公于人元不負,書生何用深追咎。無衣還可卒歲無,我有大裘聽汝覆。吾家縛屋依山址,晏齋之前僅盈咫。霜飚卷席不畏渠,羲馭停車吾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