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戎馬地的詩詞(247首)
61
《送李學士河東轉運》 宋·梅堯臣
重持使者節,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頭筆,來賙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黃綬縣官迎。
臘雪臨關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壯汾晉,戎馬說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輕。
63
《又送劉著作》 宋·文同
北地戎馬后,凋殘今幾年。
邊民此天幸,縣令若君賢。
況自儲蓄久,定知摩撫全。
好須圖善政,能為作詩傳。
65
《送石昌言知宿州》 宋·蔡襄
符離封城古云望,扼控東南地形壯。
飛流金粟走舟車,鎮壓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臺閣,聲名遠出風騷將。
倦直承明得守符,詔書遣臨士民上。
66
《送王衢之任德之推官》 宋·魏野
從軍重疊繼家聲,雅稱風流舊信靈。
功業即看輝圣日,科名先已應臺星。
絲蠶地說連河朔,戎馬塵聞近虜庭。
正是窮秋雨多際,水堪回首向郊坰。
68
《草堂》 宋·汪元量
白發遨游梓閬間,中原戎馬未平安。
粗飯濁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饑寒。
扁舟出峽風濤壯,短褐行湘天地寬。
僑寓耒陽牛酒飽,不知曾憶使君灘。
71
《丹鳳樓》 元·楊維楨
十二危樓百尺梯,飛飛丹鳳五云齊。
天垂翠蓋東皇近,地拂銀河北斗低。
花靨秋空戎馬順,神燈夜燭海雞啼。
仙童與報麻姑會,應說蓬萊水又西。
72
《泊府口》 宋·陳造
建鄴重東南,爰從吳晉后。
鎮戍分淮江,心腹運臂肘。
我舟歷陽岸,煙外見鐘阜。
問名良賓實,南渡此其口。
73
《關侯廟》 宋·李廌
三方各虎踞,猛將皆成群。
屹然萬人敵,惟髯稱絕倫。
仗節氣蓋世,橫矟勇冠軍。
艱難戎馬間,感慨竹帛勛。
鳳闕控蠻楚,廟食漢江濆。
神游舊戰地,庭樹起黃云。
74
《安清桐夜坐有懷》 宋·馮時行
屋角錦樹風飛揚,陰岑夜色凝清霜。
結庵云竇謝塵俗,危然搔首憂偏長。
背燈顧影空寂閴,亦復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慮已大瘦,顧我耿耿無他腸。
75
《南村》 明·袁凱
南村煙樹接蒹葭,白鷺翩翩滿白沙。
此地遂成茅屋計,何人更識老夫家。
即開斷壟行新竹,便接平皋樹雜花。
戎馬紛紛終未已,此身泛泛獨長嗟。
76
《寄題真州扃岫寺》 宋·王铚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橫飛欄。
荊吳形勝妙天下,閑鎖云錦光斕斑。
山從千古混沌始,江自萬里岷峨還。
江山無際真賞遠,人境未如心境寬。
78
《贈葉伯永》 宋·章甫
憶昨辛巳秋,張帆過儀真。
別君適荊楚,寤寐懷故人。
狂寇初敗盟,道路多紛紜。
思君不可見,疑君墮邊塵。
79
《柔遠樓》 宋·鄧深
柔遠樓高豁寸眸,白鹽赤甲鎖關頭。
四川形勝當前險,三峽波濤據上游。
鳥道極天云日近,靴城匝地市煙浮。
時平久矣無戎馬,回首當年老杜憂。
* 關于戎馬地的詩詞 描寫戎馬地的詩詞 帶有戎馬地的詩詞 包含戎馬地的古詩詞(2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