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戎亭的詩詞(122首)

    81 《吊古戰場文》 唐·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古文觀止戰爭吊古傷今憂國憂民

    8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83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8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8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86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87 《送桂州安撫余靖侍郎還京》 宋·李師中

    詔從東海付南麾,戎乘前驅上將威。
    異俗已傳吾父至,期文更詠我公歸。
    歲時職貢還朱紱,晝日恩光賜袞衣。
    昔往今來亦何速,長亭楊柳尚依依。

    88 《八聲甘州 餞帥閫張仲淵外郎 先福建帥府》 元·袁士元

    又西風、吹動塞云飛,碧天倚清秋。
    擁長亭祖席,斜陽旗影,楓葉江頭。
    贊畫雄藩三載,蓮幕更風流。
    愧我黃塵客,拂袂從游。

    89 《跋山谷書范滂傅貼》 宋·柴中守

    小春晝日如春晚,飲罷披圖清興遠。
    夜光照屋四座驚,金薤銀鉤真墨本。
    當年太史謫宜州,腸斷梅花棲戌樓。
    拾遺不逢東道主,翰林長作夜郎囚。

    90 《富順》 宋·解旦

    封疆莫歡極西陲,景物尤堪著詠思。
    亭臺處處垂楊影,街巷家家小酒旗。
    舊同吳楚分梅艷,新比戎瀘有荔枝。
    鑿井咸泉通海脈,靠山公署映江涯。

    91 《題武陵護戎林亭》 宋·李含章

    修篁簇徑出林椒,可與游人避俗囂。
    曲檻隔花安筆硯,小窗延月伴簞瓢。
    紅藤引蔓移山豆,綠葉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憐清氣別,可堪寒夜雨瀟瀟。

    92 《鳳凰臺》 宋·劉榘

    鳳凰何亭亭,迥與雨華對。
    憑高一登眺,秋事渺無際。
    鷺洲賞心前,牛首秦淮外。
    萬疊云稼橫,百纜風檣會。

    93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94 《費將軍凱還歌》 明·黃哲

    費侯佐國文且武,禮樂從容在軍旅。
    漢家卿相誰得如,云臺功臣祭征虜。
    王師轉戰下山東,大將平燕無限功。
    復有奇兵專節制,將軍同日度居庸。

    95 《送方兵備赴蜀兼懷楊芳洲座主》 明·廖希顏

    西路元戎看仗節,南宮詞賦起明經。
    天門初日余殘雪,江國浮云伴使星。
    乘興還移浣溪棹,幾時同過草玄亭。
    生憎楊柳催春發,故向愁邊卻盡青。

    96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9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8 《李云南征蠻詩》 唐·高適

    圣人赫斯怒,詔伐西南戎。
    肅穆廟堂上,深沉節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99 《書事》 宋·陸游

    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
    會當小駐平戎帳,饒益南亭看華山。

    100 《蜀州大閱》 宋·陸游

    曉束戎衣一悵然,五年奔走遍窮邊。
    平生亭障休兵日,慘澹風云閱武天。
    戍隴舊游真一夢,渡遼奇事付他年。
    劉琨晚抱聞雞恨,安得英雄共著鞭!

    * 關于戎亭的詩詞 描寫戎亭的詩詞 帶有戎亭的詩詞 包含戎亭的古詩詞(1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