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憎人的詩詞(406首)

    181 《蟬》 宋·于石

    斜陽掛庭樹,有蟬鳴樹顛。
    無端聒人耳,驚我閑窗眠。
    吾觀動物中,至清莫如蟬。
    翩然蛻污濁,飽餐風露寒。
    此外一無求,何苦浪喧喧。
    口給只屢憎,不如且忘言。

    182 《有感》 宋·袁說友

    萬事緣憎愛,孤衷只惷愚。
    歸與乖俗好,老矣誤時須。
    舉世沖霄鵠,何人濫吹竽。
    窮通一不問,無復鬼揶揄。

    183 《冬夜讀書無油歌》 宋·朱復之

    君不見萊公酣歌徹清曉,銀蠟成堆燒不了。
    又不見齊奴帳下環佳人,平生爨蠟不爨薪。
    南園花蜂巧心計,祗為渠儂照珠翠。
    生憎詩客太酸寒,略不分光到文字。

    184 《次韻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明·鮑恂

    昔年為作蟾宮客,曾向宮中看玉輪。
    萬丈光懸金粟樹,三更影落絳河津。
    生憎老兔深為窟,卻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歸來舊塵世,滿天風露一吟身。
    ¤

    185 《宿香山僧房》 明·陳束

    神龍逝不返,永永淪赤山。
    九陰黯莫測,揚輝久矣難。
    靦瑜馳十貴,十貴誰不然。
    魏父床夜光,咄咄起憂患。

    186 《姊妹行》 明·林章

    與姊別時啼,頭比姊肩低。
    幾年不見姊,眉與姊夫齊。
    春蘭秋菊各芳澤,花蚤花遲總堪惜。
    生憎一對似花人,惱殺十年花下客。

    187 《雪山圖為建德周廷暉賦》 明·劉溥

    我昔曾見《寒林圖》,范寬妙筆天下無。
    千山一白氣栗冽,萬木盡黑云模糊。
    此圖乃是誰作者?布置大抵如臨摹。
    比之寒林勢差小,木石瑣碎何其殊。

    188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189 《四明寄百穀先生苕上》 明·錢希言

    秋盡江干雁影低,懷人只隔亂峰西。
    生憎流水為衣帶,卻笑浮云學馬蹄。
    霜下曉楓紅歷歷,煙中寒柳碧凄凄。
    相期不共錢塘月,空負扁舟下霅溪。

    190 《虞僧儒辟谷靈隱山賦寄》 明·石頭如愚

    不飯凡僧飯圣僧,若為辟谷碧山層。
    洞云溪水皆相食,卻道人間飽愛憎。

    191 《和韻》 明·王伯稠

    春風千里憶佳期,鏡里空憐玉樹姿。
    驚夢暗憎鸚鵡喚,避人偷寄伯勞詞。
    月窺翠幌愁相語,花入珠簾恨自知。
    爭信文園憔悴客,漸寬腰帶鬢如絲。

    192 《十月十七夜泛二首》 明·虞淳熙

    塵市千人夢,明湖一舸飛。
    賓鴻紛對語,顧兔淡忘歸。
    難得芙蓉醉,生憎葑草肥。
    獨游開渾沌,寺寺掩松扉。
    ¤

    19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194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195 《長蘅被放有懷》 明·鄭胤驥

    今年春榜新,聲黨多捷中。
    本謂子不疑,顧乃獨脫空。
    才名廿年余,猶復成虛哄。
    榮名偶然事,兒女浪飛動。

    196 《金陵元夕篇》 明·鄭之文

    朱樓隱軫薄層霄,淥水縈堤蕩畫橋。
    十里香風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無處無蕭鼓,佳麗名都較得數。
    美酒留連拚十千,少年歡笑唯三五。

    197 《簪花》 明·周用

    老去風流敢自夸,開筵對客許簪花。
    百年回首仍春色,三月于人且物華。
    乘興不須憎白發,聞歌猶復戀烏紗。
    花前莫笑山翁醉,剩有青錢付酒家。

    198 《讀孟郊詩二首》 宋·蘇軾

    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
    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
    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
    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

    199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宋·蘇軾

    鵝溪清絲清如冰,上有千歲交枝藤。
    藤生谷底飽風雪,歲晚忽作龍蛇升。
    嗟我雖為老侍従,骨寒只愛布與繒。
    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

    200 《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宋·王安石

    世傳一尾龜百齡,此龜逮見隋唐興。
    雖然天幸免焦灼,想屢縮頸愁嚴凝。
    前年赴滿不量力,欲替鰲負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見,知困簸蕩因嗟矜。

    * 關于憎人的詩詞 描寫憎人的詩詞 帶有憎人的詩詞 包含憎人的古詩詞(4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