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慧的詩詞(179首)

    161 《定圻長老請贊》 宋·釋師范

    詐啞徉聾,指西作東。
    肆無所畏,說大脫空。
    彎弓曾發蓬蒿箭,射中南山白額蟲。

    162 《游囊山禮妙應祖師薰塔》 宋·釋文珦

    踏遍諸方倦說禪,偶逢佳處結良緣。
    祖師圣解何須舉,衲子家風要別傳。
    云外壺中如聚墨,望中滄海欲浮天。
    如今覿面相呈了,啼鳥落花俱寂然。

    163 《示日侍者德禪人偈》 宋·釋心月

    北磵磵邊才緩步,石溪溪畔又移身。
    俊哉龍鳳親生子,何必南陽令斬新。

    164 《送保大地》 宋·釋心月

    生在如來家,須學如來行。
    諸念入正念,有諍歸無諍。
    少林佛圖不再見,臺山大會堪憑□。
    彼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宜猛省。

    165 《再刊大語》 宋·釋心月

    妙喜胸中流出底,重華天子手親書。
    大千俱壞此不壞,別板刊行亦聽渠。

    166 《送大師》 宋·釋心月

    剃除紺發搭伽梨,經卷輪珠常自隨。
    欲扣玄關參自己,好看實際訪俱胝。

    167 《送禪人往上江糴麻米》 宋·釋正覺

    蘆華明月水茫茫,激箭風舟破冷光。
    親到廬陵酬米價,那時開口便相當。

    168 《送禪人往上江糴麻米》 宋·釋正覺

    去去西江趁便風,丁寧底事語龐公。
    歸來定是通身飯,直下人人識已躬。

    169 《報愿長老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水秋而清,月寒而明。
    萬機休罷,三際齊平。
    塵消卻到法身住,幻起還從佛口生。
    長天之覆,大地之擎。
    諸祖與之同道,眾彙與之同行。
    龜毛拂而握豎,兔角杖而膝橫。
    更無一物借來底,招手憨僧作證成。

    170 《南明長老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發之白兮蒼山雪寒,眼之冷兮遠水秋還。
    機自轉兮夜斗有柄,氣自清兮星河無瀾。
    谷應聲而亡像,珠受色而不瘢。
    瀛海潮落兮平且凈,天宇云收兮虛更寬。
    萬化起滅兮,默見其端。

    171 《送禪人往上江糴麻米》 宋·釋正覺

    石霜拈處最分明,萬萬千千一粒生。
    歸日飯香穿鼻吼,相呼作舞下堂行。

    172 《送禪人往上江糴麻米》 宋·釋正覺

    云門糊餅趙州茶,里許明明著得些。
    公案見成知味底,一千二百衲僧家。

    173 《送禪人往上江糴麻米》 宋·釋正覺

    解開篾束肚皮寬,子去誰憂甑釜寒。
    云水相迎船到岸,飽叢林事不相瞞。

    174 《小師果馳書取雪峰真歇和尚》 宋·釋正覺

    鳥窠閑口聊吹布,雪老低頭卻入庵。
    生死同條末后句,也應千里問同參。

    175 《小師果丐鹽求頌》 宋·釋正覺

    可中滋味欠些些,成就廬山筍蕨家。
    丐事子行黃葦渡,盟心人在白鷗沙。
    和羹戶戶俱煎鹵,掃雪村村欲沒靴。
    味及衲僧初偃月,圓通只個是生涯。

    176 禪人這萬年》 宋·釋智愚

    鼠入錢筒伎已窮,十年蹤跡眼頭空。
    如今又問平田路,山舍半吹黃葉風。

    177 《王宣徽見示延駐海長老詩因次其韻》 宋·蘇頌

    南禪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塵自不傷。
    病腦窮雖居一室,妙緣心已應他方。
    禽魚固欲求棲息,鳧鶴寧須較短長。
    京府宰官頻問訊,且將竿木戲逢場。

    178 《還自伊山過金城宿覺寺贈始寧禪師》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處處逐流水。
    舟行鑒影中,塵埃不須洗。
    人言田間苦,我言田舍好。
    濁醪三兩杯,沈憂積如掃。

    179 《留贈道場老苦眼疾》 宋·王洋

    云中白鶴塔千尋,為眾同南古到今。
    五百年來一聲錫,四禪天外百花林。
    長眉白黑歸宗眼,苦口因緣黃蘗心。
    方見道場多勝境,盡情呈現付知音。

    * 關于慧的詩詞 描寫慧的詩詞 帶有慧的詩詞 包含慧的古詩詞(1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