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愿識的詩詞(571首)

    241 《形影神三首》 魏晉·陶淵明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人生哲理

    242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43 《夢登河漢》 宋·梅堯臣

    夜夢上河漢,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辯,羅列爭光芒。
    自箕歷牛女,與斗直相當。
    既悟到上天,百事應可詳。

    想象抒懷憤懣

    244 《諭烏》 宋·梅堯臣

    百鳥共載鳳,惟欲鳳德昌。
    愿鳳得其輔,咨爾孰可當。
    百鳥告爾間,惟烏最靈長。
    乃呼鳥與鵲,將政庶鳥康。

    245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 宋·梅堯臣

    南方窮山多野鳥,百種巧口乘春鳴。
    深林參天不見日,滿壑呼嘯難識名。
    但依音響得其字,因與爾雅殊形聲。
    我昔曾有禽言詩,粗究一二啼嚎情。

    246 《桃花源詩》 魏晉·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寫人生活抒懷

    24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48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49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250 《幽憤詩》 兩漢·嵇康

    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煢靡識。
    越在襁緥。

    251 《送僧歸護國寺》 宋·錢惟演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識。
    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巖石。
    忽徇云璽招,暫屈冥鴻翼。
    褰裳度王城,夙駕來軍壁。

    252 《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

    253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254 《游獵篇》 明·何景明

    周王八駿行萬里,朝游昆侖暮滄海。
    驅霆策電遍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奔戎造父兩為佐,大人王母遙相待。
    千金白狐來四荒,螻蟻下國輕天王。

    255 《野農謠》 宋·利登

    去年陽春二月中,守令出郊親勸農。
    紅云一道擁歸騎,村村鏤榜粘春風。
    行行蛇蚓字相續,野農不識何由讀。
    唯聞是年秋,粒顆民不收。

    256 《壽宗室》 宋·吳勢卿

    海珠吐月海水紅,翠竹巖近蓬萊宮。
    晨游東華天帝所,望舒前導參豐隆。
    帝曰炎圖億萬載,往哉汝諧盤石宗。
    授之虹玉金斗印,一佛出世群仙從。

    257 《上鄭丞相》 宋·徐儼夫

    新樂初濫觴,孰聞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盡入侏離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聽者或酣臥,豈識君子心。
    鳳兮復觀兮,來儀當於今。

    258 《陳子新前后十年葉贊府寮修明學政講堂成以詩》 宋·家鉉翁

    子產存鄭校,僖公修泮宮。
    彼皆在其位,夫豈難為功。
    是邦學政久墜地,過者千百但吁愾。
    有美君子逢掖生,無位乃能行其志。

    259 《紙帳吟》 宋·柴元彪

    有斐楮先生,覆冒迥襟度。
    澡身清泚泉,被世軼于布。
    置之山齋中,朔風歲云暮。
    無分媚其奢,可寶色惟素。

    260 《哀毗陵》 宋·梁棟

    荊溪水腥泊船早,落日無人行古道。
    髑髏有眼不識春,東風吹出青青草。
    荒基猶認是人家,敗柵曾將當城堡。
    當時壓境兵百萬,不脫靴尖堪蹴倒。

    * 關于愿識的詩詞 描寫愿識的詩詞 帶有愿識的詩詞 包含愿識的古詩詞(5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