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愿心的詩詞(2046首)

    121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122 《奉答燕公》 唐·王琚

    郡遠途且艱,宜悲良自得。
    胡為心獨爾,惠好在南國。
    亦既清顏披,冏然良愿克。
    與君蘭時會,群物如藻飾。

    123 《雅琴篇》 唐·司馬逸客

    亭亭嶧陽樹,落落千萬尋。
    獨抱出云節,孤生不作林。
    影搖綠波水,彩絢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124 《奉和春日幸望春宮》 唐·鄭愔

    晨蹕凌高轉翠旌,春樓望遠背朱城。
    忽排花上游天苑,卻坐云邊看帝京。
    百草香心初罥蝶,千林嫩葉始藏鶯。
    幸同葵藿傾陽早,愿比盤根應候榮。

    125 《奉和御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賜詩》 唐·蕭嵩

    審官思共理,多士屬惟唐。
    歷選臺庭舊,來熙帝業昌。
    入朝師百辟,論道協三光。
    垂拱咨元老,親賢輔少陽。

    126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 唐·包融

    晨登翅頭山,山曛黃霧起。
    卻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銜東郊,朝光生邑里。
    掃除諸煙氛,照出眾樓雉。

    127 《和登會稽山》 唐·孫逖

    稽山碧湖上,勢入東溟盡。
    煙景晝清明,九峰爭隱嶙。
    望中厭朱紱,俗內探玄牝。
    野老聽鳴騶,山童擁行軫。

    128 《謁璿上人》 唐·王維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復嬰世網。
    浮名寄纓珮,空性無羈鞅。

    129 《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制》 唐·王維

    明君夢帝先,寶命上齊天。
    秦后徒聞樂,周王恥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箓會群仙。
    承露調天供,臨空敞御筵。
    斗回迎壽酒,山近起爐煙。
    愿奉無為化,齋心學自然。

    130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 唐·王維

    名儒待詔滿公車。
    才子為郎典石渠。
    蓮花法藏心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楚詞共許勝揚馬,梵字何人辨魯魚。
    故舊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厭承明廬。

    131 《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唐·裴迪

    不遠灞陵邊,安居向十年。
    入門穿竹徑,留客聽山泉。
    鳥囀深林里,心閑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從此愿棲禪。

    132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 唐·崔興宗

    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銅瓶與竹杖,來自祝融峰。
    常愿入靈岳,藏經訪遺蹤。
    南歸見長老,且為說心胸。

    133 《贈蘇明府》 唐·李頎

    蘇君年幾許,狀貌如玉童。
    采藥傍梁宋,共言隨日翁。
    常辭小縣宰,一往東山東。
    不復有家室,悠悠人世中。

    134 《無盡上人東林禪居》 唐·李頎

    草堂每多暇,時謁山僧門。
    所對但群木,終朝無一言。
    我心愛流水,此地臨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虧松外村。

    唐詩三百首送別邊塞貶謫同情

    135 《題鶴林寺》 唐·綦毋潛

    道林隱形勝,向背臨層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遙。
    珊珊寶幡掛,焰焰明燈燒。
    遲日半空谷,春風連上潮。
    少憑水木興,暫令身心調。
    愿謝攜手客,茲山禪誦饒。

    136 《秦中初霽獻給事二首》 唐·儲光羲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
    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君子聳高駕,英聲邈今昔。
    鏘佩出中臺,彯纓入仙掖。

    137 《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唐·儲光羲

    北伐昧天造,王師示有征。
    轅門統元律,帝室命宗英。
    靈威方首事,仗鉞按邊城。
    膏雨被春草,黃云浮太清。

    138 《貽閻處士防卜居終南》 唐·儲光羲

    春風搖雜樹,言別還江汜。
    堅冰生綠潭,又客三千里。
    兆夢唯顏色,懸情乃文史。
    滌耳貴清言,披歡遲玉趾。

    寫人宮廷生活組詩

    139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王昌齡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
    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
    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140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王昌齡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
    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
    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 關于愿心的詩詞 描寫愿心的詩詞 帶有愿心的詩詞 包含愿心的古詩詞(20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