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感未平的詩詞(450首)

    121 《感懷(十四首)》 明·楊基

    蝮蛇冬未蟄,裛草寒更生。
    陽光泄為電,地雷忽有聲。
    上天號令乖,致此災異并。
    不然多殺傷,兵氣之所成。
    漢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
    愿言調玉燭,仰見三階平。
    ¤

    122 《次韻楊宰對雪有感》 宋·陳造

    生世波上舟,高下隨掀簸。
    樓閣或藩溷,風花聽飛墮。
    榮利計圭黍,光陰付膏火。
    胡不養弘大,而顧蹈嵬瑣。

    123 《病后涉園》 宋·鄭剛中

    百病相尋體未平,幽懷感物強星星。
    地卑積潤野梅瘦,歲晚無霜山柿青。
    覽鏡但存心慷慨,杖筇猶覺步竛竮。
    如何每事難業進,日廢華嚴千字經。

    124 《次韻李士舉丈感春》 宋·王灼

    四時平分春大好,春雖強半未甘老。
    輕車矮馬恣搜尋,始信天工為春巧。
    中園層層亂風花,長路青青被煙草。
    詎知陽熙變陰慘,頓令光事成憂悄。

    125 《山居歸來恰一年有感》 宋·吳芾

    去歲茲辰始息肩,俄然日月已周天。
    經營小隱雖云畢,栽種清陰苦未圓。
    湖畔百年多古木,山前一望足平川。
    從嗟白發催吾老,能享林泉得幾年。

    126 《感事懷人送春病酒曉起五首》 宋·劉學箕

    雙眉不皺樂平生,一{左豆右斗}時能對客傾。
    曉枕恰醒紅日上,篆爐未歇紫煙明。
    畫橋貼水輕飛燕,綠牖依山靜囀鶯。
    隨雨隨晴看天氣,緩扶筇杖繞園行。

    127 《秋夜有感》 宋·蘇泂

    燈影三更夜,蟲聲四壁秋。
    雨階疏滴滴,風幔颯悠悠。
    朋友新凋喪,湖山舊釣游。
    平生匡復志,老去未能休。

    128 《南省有感》 宋·王柏

    魁文不過欲趨新,從此相疎有幾人。
    個里未知全是命,平時無用苦勞神。
    后先難必三年事,得失同歸萬古塵。
    堪笑近來狂士計,求榮就辱墳迷津。

    129 《感皇恩 昔向長年老敕斷家事,無令子孫關白》 元·王惲

    績,照映一世,未老得請于朝,亦慕子平為人,盡以內務付之。
    諸郎其賢于人遠甚,某喜聞而樂道之,為賦此,以歌其盛德云節序四時閑,功成還退。
    此事君侯與心會。
    幽亭高臥,眼冷畫堂金翠。

    130 《首正有感二首》 宋·陳藻

    聽說從前我未生,知書不話衩衣行。
    平時街上齊冠帶,況是人間歲節更。

    131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132 《讀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宋·陳傅良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廬。
    公在衰絰中,乃上時政書。
    維時君臣定,事與草昧殊。
    出處千載同,豈必名跡如。

    133 《有感三首》 宋·方回

    十年歸把釣魚竿,萬變惟憑冷眼看。
    白發相尋點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
    漸驚老舊遺民盡,欲問承平往事難。
    秋日未須畏殘暑,浙江潮退即天寒。

    134 《殘春感事十首》 宋·方回

    登高高處望,萬嶂一溪橫。
    不滿千家市,今休十載兵。
    訓狐號永夜,猛虎迫荒城。
    此亦關人事,憂端未易平。

    135 《至后有感》 宋·方回

    秋來意欲過江東,建子侵尋月已中。
    晴日久之今雪作,老夫于此豈途窮。
    未嫌江泌衣生風,尚許嵇康目磅鴻。
    可怪平生非一事,無勞咄咄漫書空。

    136 《明上人感棋不已作詩贈之》 宋·郭印

    未然一著最玄微,黑白分明會者稀。
    但向死中求活路,莫於平處斗玄機。
    勢強失利緣輕敵,力困收功為解圍。
    勝負紛紛成底事,不如完璧早還歸。

    137 《月夕得友偶集文選古詩句賦感懷一首》 宋·宋伯仁

    人生寄一世,但傷知音稀。
    明月何皎皎,游子寒無衣。
    客從遠方來,攜手同車歸。
    愁多知夜長,各在天一涯。

    138 《有感二首》 宋·喻良能

    冉冉新華發,颼颼敝黑裘。
    一官方半刺,六十已平頭。
    稠疊耶溪泛,崎嶇禹穴游。
    未能江海去,聊作稻粱謀。

    139 《有感》 宋·張九成

    江天之南有一士,自稱圣世無知子。
    辛勤讀書欲有為,平生未曾用一字。
    憔悴而今白發翁,天地之間誰復似。
    胸中卻有最佳處,一息遨游三萬里。

    14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感未平的詩詞 描寫感未平的詩詞 帶有感未平的詩詞 包含感未平的古詩詞(4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