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昨的詩詞(299首)
241
《殘秋郊外》 宋·文同
蕭蕭風色弄寒威,見盡郊原向晚暉。
昨夜星霜和月落,滿林紅葉隔煙飛。
已嗟北渚蓮初老,更惜東籬菊漸稀。
休感歲華傷節物,眼前樽酒重相違。
242
《雷行雨》 宋·陳與義
憶昨炎正中不融,元帥仗鉞臨山東。
萬方嗷嗷叫上帝,黃屋已照睢陽宮。
嗚呼吾君天所立,豈料四載猶服戎。
向巡會稽不到海,未省駕舶觀民風。
243
《聽趙琴士鳴弦》 宋·白玉蟾
我尋屏跡到猿啼,云滿山前花滿溪。
高峰壁立七十二,風生兩腋天可梯。
煉師兩鬢東風黑,紺天不流月光白。
檐牙咬雨昨已晴,松幄張空夜瑟瑟。
244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245
《秋夜古風》 宋·晁補之
瑤池始波縣圃風,鄧林飛葉云攪空。
人間櫟社幾黃落,曉窗洗黛悲青銅。
常嗟彭祖悔杖晚,不見王母桃花紅。
安知帝怒削龍伯,輿嶠已沒歸墟中。
246
《東軒長老二絕〈并序〉》 宋·蘇轍
始余于官舍營東軒,彭城曹君煥子文,自浮光訪余于高安,道過黃岡,家兄子瞻以詩送之曰:“君到高安幾日回,一時抖藪舊塵埃。
贈君一籠牢收取,盛取東軒長老來。
”君過廬山,見圓通知慎禪師,出詩示之。
師嘗與余通書,見之欣然。
247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251
《送陳資深歸廣》 明·楊基
丈夫輕別離,投老欲入廣。
奈何干戈際,萬里涉沆漭。
茲城頗阜庶,有女供奉養。
世亂得粗安,胡勞問鄉黨。
252
《句容送蔡惟中》 明·楊基
昨日立秋今日涼,蔡子束書歸故鄉。
我來未久子遽別,子豈與我如參商。
自慚貧無橐金贈,解劍換酒澆愁腸。
醉酣月出重露滴,梧飄金井芙蕖香。
253
《九日作》 宋·強至
九日登臨雙闕邊,三秋感慨一尊前。
黃花若解憐多病,白發應嗟老去年。
憶昨忽叨門下召,此辰方醉侍中筵。
追歡筋力於今異,贏得新愁入短篇。
255
《走筆送張伯起》 宋·強至
男兒剛腸逾古鐵,每到傷離猶暫折。
離緒不啻亂繭絲,才攪衷腸便成結。
憶昨送子秋風前,薄酒三行歌數闋。
我歌多感酒易醺,子車為我澀不發。
256
《寄獻王中丞》 宋·強至
近侍才俱杰,明公望獨尊。
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
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
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
259
《寄江仲嘉》 宋·吳則禮
憶昨南宮戰,騫騰實妙年。
操戈萬人廢,受鎧百城連。
器敵南溟大,姿逾白璧堅。
一官聊負弩,四部合磨鉛。
260
《游西山》 宋·鄭剛中
我來西江邊,兀坐閱寒暑。
水外有佳處,欲往興輒阻。
昨朝主人閑,聯轡臨洲渚。
開船入江云,絕渡不須櫓。
* 關于感昨的詩詞 描寫感昨的詩詞 帶有感昨的詩詞 包含感昨的古詩詞(2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