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廢鄉校空,鳥雀欲據有。甚雨晚來晴,循檐厭黃口。巴水亦能大,一暮沒堤柳。落照滿漲川,歸云翼山岫。
魯國鯫生與俗同,何嘗孤訐慕龍逢。邑佳不及陶彭澤,官小差肩邴曼容。故國安棲無一瓦,高堂失養感千鍾。賢豪兒顧何恢廓,自寫新詩慰病慵。
超然塵垢外,元休實希夷。吾生有道骨,中心常慕之。感通影響然,高真不遐遺。導我歸帝鄉,云軿共委蛇。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史家汗簡編年垂,掌武集賢籌政機。君侯祖烈冠前世,內外貽厥真天資。景靈審象丹青炳,端靖顒昂席慶基。浙港之東早乘驛,卓爾群吏諸侯師。
永和九年暮春日,蘭亭修禊群賢集。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風佐搖筆。當時一筆三百字,但說斯文感今昔。誰知已作尤物看,流傳人間天上得。
實命自天,鴻禧錫祚。昭晰綠文,氤氳黃系。玄感古彰,靈休誕布。寅奉珍符,聿懷永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