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感年衰的詩詞(308首)

    101 《秋日詠樓感懷二首》 宋·強至

    搖落秋旻一望長,浮空顥氣白如霜。
    樓頭待月郡城晚,水底有天江國涼。
    卻恨人生如寄客,未容年少即衰郎。
    除非爛醉酬清景,莫惜千金換斗漿。

    102 《托人賣馬二首》 宋·陳造

    伴我山城慣嶮巇,長因馬健感吾衰。
    三年粗了癡兒事,并日猶嗟灶婦炊。
    會見千金市龍種,可能一笑換蛾眉。
    還家劣有枯籐在,神駕尻輪得自欺。

    103 《再到錢塘呈會宗伯益》 宋·陳師道

    負笈重來感舊游,流年衰鬢兩經秋。
    湖山依舊渾相識,風月愁人不自由。
    尚有故交重冷榻,可堪歸夢到滄洲。
    誰憐壯志空凋落,百鏈金為繞指柔。

    104 《元夕有感》 宋·吳芾

    當涂連歲看燒燈,又見洪都爛滿城。
    紫陌人疑春欲曉,清宵天放月爭明。
    老逢好景知能幾,暗數流年只自驚。
    亦擬樽前成一笑,吾衰無復舊心情。

    105 《掃墳東山感舊示十五侄》 宋·吳芾

    四十年前此讀書,與君俱欲上亨衢。
    君雖未達心猶壯,我已衰頹作老夫。

    106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107 《次韻子肅秋日感興兼懷公擇二首》 宋·趙蕃

    秋盡誰無狐貉思,一年行矣又垂垂。
    顧慚志行如山立,敢為推遷作浪悲。
    貧賤已知安少壯,功名何有望衰遲。
    長安此際尤蕭索,坐念故人應窘炊。

    108 《張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宋·魏了翁

    渠河有水清且漣,弄丸之暇游其間。
    風輕沙暖鷗忘機,天開日烜魚逃筌。
    山中不知歲月改,春洲六度聽綿蠻。
    聞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109 《次韻和觀文王尚書謝余寄示新詩》 宋·宋庠

    久免臺階重,頻遷郡守優。
    朱輪真冒寵,白發自驚秋。
    事往情多感,年衰氣失遒。
    徘徊河里望,凋落漢庭游,

    110 《讀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宋·陳傅良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廬。
    公在衰絰中,乃上時政書。
    維時君臣定,事與草昧殊。
    出處千載同,豈必名跡如。

    111 《九日有感再書》 宋·方回

    荒山過雨薄寒新,洗盡西風扇底塵。
    萍梗江湖今故國,干戈天地幾遺民。
    向來佳節都如夢,不謂衰年剩此身。
    草草兒曹一杯酒,誰歟可與話酸辛。

    112 《湖口寄方去言》 宋·方回

    不見秋崖老,吾宗尚有人。
    十年疲遠夢,七尺記長身。
    醉月金陵曉,遨花輦路春。
    雁題盟未爽,鶴化事遄新。

    113 《次韻宋南伯感懷三首》 宋·郭印

    衰年今五十,兩鬢雪霜明。
    出處負前輩,折腰若為情。
    日月鳥飛翔,燕歸鴻復征。
    是身已虛幻,敢希身后名。

    114 《即景》 宋·黃庚

    籬落西風野老家,閑看景物感年華。
    柳衰荷改芙蓉死,交割秋光與菊花。

    115 《有感三首》 宋·陸文圭

    子美間薔離亂際,堯夫生長太平年。
    可耿橡粟天寒拾,不似鶯花日晏眠。
    尤樂在人均是命,盛衰有數部由天。
    腐儒老矣無奇計,獨立斜陽意茫然。

    116 《對紅藥有感》 宋·舒岳祥

    牡丹過后賣芍藥,清曉天街頻叫時。
    傳世園林鶯自占,有名花草蝶先知。
    百年富貴一場夢,千古英雄幾局棋。
    世上興亡總如此,我今嘆老復嗟衰。

    117 《有感再作三首》 宋·王阮

    頓覺衰殘甚,難勝委寄隆。
    驚惶牛喘月,悵望馬依風。
    忍看丹爐壞,終憐蕙帳空。
    明年花慢發,待我轉來紅。

    118 《病痰有感》 宋·王洋

    氣堙風貫血行遲,運用工夫了不知。
    待盡生涯蠶作繭,就衰榜樣發繰絲。
    稍因對酒頭先眩,未是多行力早疲。
    更若尋思年少戲,如何不送老頭皮。

    11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20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 關于感年衰的詩詞 描寫感年衰的詩詞 帶有感年衰的詩詞 包含感年衰的古詩詞(3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