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感寓的詩詞(71首)

    21 感寓》 宋·陸游

    人生堂堂七尺身,本與圣哲均稱人。
    唐虞乃可讓天下,光被萬世常如新。
    哀哉末俗去古遠,斫喪太樸澆全淳。
    豆羹簞食輒動色,攘竊乃至忘君親。
    錙銖必先計利害,詎肯冒死求成仁?不欺當從一念始,自古孝子為忠臣。

    22 感寓》 宋·陸游

    人生難控摶,古謂七十稀。
    壽夭雖小異,要亦同所歸。
    君看銜山日,耿耿有余暉。
    投床方息偃,晨起復求衣。
    萬家同一役,負水關門扉。
    知叟與愚公,畢竟孰是非?

    23 感寓》 宋·陸游

    老氏有至言,所貴知我稀。
    鄙夫急自衒,豈復擇所歸!君看珠在淵,草木借光輝;所以古達人,懷玉被褐衣。
    吾廬大澤中,歲苦水半扉。
    朱門固自好,我亦未必非。

    24 《補感寓詩》 宋·賀鑄

    猛虎未出柙,擾如搏鼠貍。
    蒼鷹方在韝,孱甚伏卵雌。
    弭戢以違禍,孰云爾無知。
    幸遭縱釋仁,返謂人可欺。

    25 感寓(六首)》 明·劉基

    暑退生夕涼,褰衣步微月。
    風來竹陰動,草暗螢光發。
    佇立忽懷人,江河渺難越。

    26 感寓(六首)》 明·劉基

    庭前金鳳花,向晚爭媚嫵。
    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
    芳時良可惜,此物何足數。

    27 感寓(六首)》 明·劉基

    白露下木葉,凄涼江海秋。
    江皋有鳴雁,噭噭安所求。
    稻粱日蕭索,風雨徒離憂。

    28 感寓(六首)》 明·劉基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
    青燈向暗壁,光焰坐自消。
    鞲鷹鎩六翮,絕意于云霄。

    29 感寓(六首)》 明·劉基

    嚴霜隕奧草,蛇虺去所依。
    可惜蕙蘭花,與之共頹萎。
    顧此悲世運,泫然涕交頤。

    30 感寓(六首)》 明·劉基

    凄凄素秋霜,苒苒高原草。
    運窮相值遇,黝顏就枯槁。
    浩嘆采薇歌,慚愧商山老。

    31 感寓二首》 宋·何夢桂

    西風落日怕登樓,倚遍闌干萬古愁。
    衰漢竟成三國誤,秣陵不蓋六朝羞。
    江山有恨留青史,天地無情送白頭。
    擊碎唾壺歌不盡,荒臺殘雨夢揚州。

    32 感寓二首》 宋·何夢桂

    試向昆明問劫灰,幾看麋上蘇臺。
    閒中歷日生青草,夢里乾坤化大塊。
    塞雁南歸春又去,江潮東下暮還來。
    臨平山盡啼鵑歇,可是征人喚不回。

    33 《三奠子 辛卯七月,時久雨未霽,中以感寓為》 元·王惲

    湛新秋風露,曖曖微霄。
    梧葉下,桂香飄。
    鵲翻銀漢水,人渡玉蘭橋。
    歡能幾,虹影斷,渚宮遙。
    人閑多巧,天上無*。
    今古恨,苦相撩。
    果瓜絲曲綴,兒女思空饒。
    *軒晚,香露濕,可憐宵。

    34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唐·許渾

    懷土泣京華,舊山歸路賒。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林晚鳥爭樹,園春蝶護花。
    東門有閑地,誰種邵平瓜。

    35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唐·許渾

    懷土泣京華,舊山歸路賒。
    靜依禪客院,幽學野人家。
    林晚鳥爭樹,園春蝶護花。
    東門有閑地,誰種邵平瓜。

    閨怨

    36 《寓居有感三首》 唐·司空圖

    亦知世路薄忠貞,不忍殘年負圣明。
    只待東封沾慶賜,碑陰別刻老臣名。
    不放殘年卻到家,銜杯懶更問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黑須寄在白須生,一度秋風減幾莖。
    客處不堪頻送別,無多情緒更傷情。

    37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舉薦…感悟也》 唐·韓偓

    莫恨當年入用遲,通材何處不逢知。
    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廢,子牟歡抃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悵沙堤別筑基。

    38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舉薦…感悟也》 唐·韓偓

    莫恨當年入用遲,通材何處不逢知。
    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廢,子牟歡抃促行期。
    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悵沙堤別筑基。

    寫景晚上民歌

    39 《春日寓感》 唐·王延彬

    兩衙前后訟堂清,軟錦披袍擁鼻行。
    雨后綠苔侵履跡,春深紅杏鎖鶯聲。
    因攜久醞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筍羹。
    也解為詩也為政,儂家何似謝宣城。

    40 《春日寓感》 唐·王延彬

    兩衙前后訟堂清,軟錦披袍擁鼻行。
    雨后綠苔侵履跡,春深紅杏鎖鶯聲。
    因攜久醞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筍羹。
    也解為詩也為政,儂家何似謝宣城。

    * 關于感寓的詩詞 描寫感寓的詩詞 帶有感寓的詩詞 包含感寓的古詩詞(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