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厲的詩詞(78首)
41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45
《璇璣圖》 南北朝·蘇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發聲悲摧藏音和詠思惟空堂心憂增慕懷慘傷仁
芳廊東步階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荒經離所懷嘆嗟智
蘭休桃林陰翳桑懷歸思廣河女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淫遐曠路傷中情懷
凋翔飛燕巢雙鳩土迤逶路遐志詠歌長嘆不能奮飛妄清幃房君無家德
46
《挽族子老成》 宋·陳公榮
邊城將星落,浩蕩煙塵黃。
我亦在行陣,生死未可量。
涕滂感永訣,激烈摧肝腸。
昔爾仗雄劍,志在清八荒。
47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48
《桐巖曉發》 明·皇甫涍
厲澗越南岑,拂霧趨東土。
宿處惟蒼煙,遙天徑如縷。
林光曙鳥散,海氣寒云聚。
憫勞感婦嘆,搖搖涉春雨。
49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51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54
《佩刀行(并序)》 明·徐尊生
金華之永康有山曰云巖,拔起天半。
有巨舟藏壑中,舟尾翹出如蠆。
一釘墮崖下,野僧得之,以遺張君孟兼,孟兼制為佩刀,銛利特甚。
55
《初秋寄子由》 宋·蘇軾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隨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處。
憶在懷遠驛,閉門秋暑中。
藜羹對書史,揮汗與子同。
56
《保州道中》 宋·文天祥
昨日渡滹沱,今日望太行。
白云何渺渺,天地何茫茫。
落葉混西風,黃塵昏夕陽。
牛車過不住,氈屋行相望。
57
《獻州道中》 宋·文天祥
三年戎服行,五嶺文玉會。
躋攀上崖磴,厲揭涉瀟瀨。
十步九崎嶇,山水何破碎。
坐信紙管仲小,自覺伯夷隘。
58
《秋興三首》 宋·張耒
八月禾黍熟,登高望川原。
山河豁清霽,風日開明鮮。
晴光散草木,余爽厲淵泉。
飄飄孤飛鶻,擊搏無留拳。
幽獨感搖落,端居驚歲年。
誰為知心者,賴有濁醪賢。
59
《鞏縣初見黃河》 宋·歐陽修
河決三門合四水,徑流萬里東輸海。
鞏洛之山夾而峙,河來嚙山作沙嘴。
山形迤邐若奔避,河益洶洶怒而詈。
舟師弭楫不以帆,頃刻奔過不及視。
* 關于感厲的詩詞 描寫感厲的詩詞 帶有感厲的詩詞 包含感厲的古詩詞(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