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意量的詩詞(455首)

    18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82 《浣溪沙·夢外沈沈夜漸長》 現代·沈祖棻

    夢外沈沈夜漸長,飄燈庭院雨絲涼。
    重帷自下郁金堂。
    燭有愁心猶費淚,香如人意故回腸。
    零星往事耐思量。

    183 《入東經諸暨縣下浙江作詩》 南北朝·何遜

    疲身不自量。
    溫腹無恒擬。
    未能守封植。
    何能固廉恥。

    184 《秋坐碧玉樓偶成》 明·陳憲章

    造次中秋過,商量九日來。
    詩將秋景澹,菊共老人開。
    時節陶潛醉,江山宋玉哀。
    平生滄海意,不受白鷗猜。

    185 《采珠行》 明·憨山大師

    灼灼明月珠,產向深淵底。
    從空撈摝之,魚龍盡驚起。
    鮫人相抱泣,灑淚忽成雨。
    腥風撲遠岸,鯨波奔萬里。

    186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物之熙熙,胡為其然。
    蒙神之休,迺敢報旃。
    有邸斯珪,有量斯幣。
    于以奠之,格此精意。

    187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88 《水調歌頭·萬傾太湖上》 宋·尹洙

    萬傾太湖上,朝暮浸寒光。
    吳王去後,臺榭千古鎖悲涼。
    誰信蓬山仙子,天與經綸才器,等閑厭名韁。
    斂翼下霄漢,雅意在滄浪。

    189 《富季申賦梅次韻四首》 宋·林季仲

    雪意商量欲放梅,破寒先遣一條開。
    去年花下人何在,策我蹇驢歸去來。

    190 《偈一首》 宋·潘良貴

    良木秀山澤,中林猶百年。
    斲削應約繩,必資諸巧匠。
    陶者輸瓦甓,圬人施涂泥。
    絲網及寶鈴,丹漆墍塑績。

    191 《鶯啼序》 宋·徐寶之

    荼一番過雨,灑殘花似雪。
    向清曉、步入東風,細拾苔砌馀靨。
    有數片、飛沾翠柳,縈回半著雙歸蝶。
    悄無人、共立幽禽,昵昵能說。

    192 《永遇樂·多種陰功》 宋·郭子正

    多種陰功,後蒙天報,榮貴長久。
    一片靈臺,丹青要畫,畫請看人間秀。
    慈仁雅著,延永松年,內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193 《游爛柯山》 唐·薛戎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
    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194 《南歌子·榴破猩肌血》 元·劉仲尹

    榴破猩肌血,萱開鳳尾黃。
    舊間風簟雪肌涼。
    一枕濃香。
    魂夢到巫陽。
    云ш描瑤草,蓮腮洗玉漿。
    碧梧深院小藤床。
    此意一江春水正難量。

    195 《滿庭芳·萬惡心除》 元·劉處玄

    萬惡心除,千思意泯,自然罪病消亡。
    寸靈念道,動靜兩俱忘。
    清志如龐似許,任云水、到處為鄉。
    仙家好,茅齋幽闃,勝似住高堂。

    196 《太常引·碧櫥冰簟午風涼》 元·杜仁杰

    碧櫥冰簟午風涼。
    都是好風光。
    獨自守空床。
    淚滴了、千行萬行。
    別時情意,去時言約,剛道不思量。
    不是不思量。
    說著后、教人語長。

    197 《齊天樂 薊門寒食》 元·朱唏顏

    青煙一夜傳宮燭,朝來管弦都試。
    寶扇傳歌,銀瓶索酒,柳下驕驄曾系。
    憐紅嫵翠。
    任栲栳量珠,伴春俱醉。

    198 《臨江仙 壽黃鎮撫》 元·王旭

    莫怪今年秋色晚,黃花留過重陽。
    要隨仙客九霞觴。
    助添無量壽,滿意泛清香。
    富貴功名天已了,何須更問行藏。
    安排紫綬與金章。
    五云鄉不遠,高舉看翱翔。

    199 《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 元·李道純

    至道無言說,神功妙莫量。
    本來具足,添之無礙減無妨。
    不在多聞廣學,只要潛通默會,定里細參詳。
    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

    200 《沁園春·道曰五行》 元·李道純

    道曰五行,釋曰五服,儒曰五常。
    矧仁義禮智,信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
    白虎青龍,玄龜朱雀,皆自句陳主張。
    天數五,人精神魂魄,意屬中黃。

    * 關于意量的詩詞 描寫意量的詩詞 帶有意量的詩詞 包含意量的古詩詞(4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