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意自足的詩詞(1022首)

    161 《重陽近矣風雨驟至誦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 宋·趙蕃

    好詩不在多,自足傳不朽。
    池塘生春草,余句世無取。
    詩家黃州潘,蘇黃逮師友。
    六義極淵源,一貫相授受。

    162 《題賈儼不忘室》 宋·葉適

    賈子好脩士,躬耕鹿巖阿。
    茂木俯青泉,幽處堪逶迤。
    有室凈棐幾,圖史參前羅。
    獨能取我語,標榜相巍峨。

    163 《足疾數日簡潁弟》 宋·蘇泂

    病腳冬逾甚,羈懷老自驚。
    生前終有役,隱去更須名。
    褐短愁紉婦,文疏愧屬兄。
    何時了婚嫁,一意學躬耕。

    164 《題漢中嶓冢觀高祖廟試劍石》 宋·李曾伯

    手袖干將射斗牛,當時天意在興劉。
    不勞游刃烹秦鹿,直以余鋒剪楚猴。
    將相豈煩加越砥,寬仁自足淬吳鉤。
    斷蛇斷石都休問,遺恨平城雨雪羞。

    165 《次韻蕭同年古意》 宋·方岳

    春拜有耕夫,扣角臥林麓。
    朝饑不能忍,肯受世熏沐。
    脫身從牛衣,入耳皆狗曲。
    何如一蓑寒,風雨立於獨。

    166 《和單君范古意六首·樵》 宋·陳著

    枯者既就拾,濕者亦既束。
    空此一谷薪,載之可折軸。
    下山售市價,得糧不能宿。
    誰知此時心,氣塞口自嘿。
    安得如買臣,賣薪有時足。

    167 《阿助守歲誦杜工部四十明朝是之句請足成》 宋·蒲壽宬

    四十明朝是,瞻天只乞閒。
    自慚身計拙,早覺鬢毛斑。
    守歲從兒喜,攙春借酒顏。
    盍簪喧馬意,清夢五云間。

    168 《倦極》 宋·趙文

    倦極得涼意自適,芒席何必殊桃笙。
    啼鳥一聲扇墮地,我睡已足非渠驚。

    169 《崇山圖七賢詩》 宋·張嵲

    題輿意匠崇崖圖,魯侯為賦溪隱詩。
    長松短壑歷可數,坐使妙境移于斯。
    地靈神秀天所秘,豺嗥虺伏鬼莫窺。
    芟蓬扶翳快登覽,若有異物陰相之。

    170 《趙守禱雨有感枕上得句足成五十六字呈趙守》 宋·陳文蔚

    雨意隨人自及時,使君一念實通微。
    不知沛澤人間遍,但覺炎蒸夢里非。
    苗稼頓回枯欲死,桑林又喜綠添肥。
    從今飽吃鄱陽馀,細紀賢侯德政歸。

    171 《次會再和》 宋·杜范

    古殿后多竹,虛檐前可床。
    炎歊於此卻,胸次要人當。
    自足蕭蕭意,時來細細香。
    曲肱無一事,閑為屬詩忙。

    172 《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
    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173 《棲遲》 宋·釋文珦

    棲遲嚴壑間,所尚不同俗。
    窗下列芳蘭,門前藝修竹。
    崖屋夏中寒,石田秋后熟。
    委質於自然,陶然意常足。

    174 《南麓新居》 宋·釋正覺

    山麓水濱竹木陰,我儂懶養靜居深。
    一生自足淡中味,三際那收閒底心。
    壑云未成出岫意,松風能作下灘音。
    十分清興與誰共,想有沃洲支道林。

    175 《無盡藏齋》 宋·王洋

    矯首層霄俯翠巒,虛空不住骨毛寒。
    古今等是無窮境,風月何嫌取意看,巢寄一枝惟自足。
    風摶九萬豈知難,與君同入逍遙境。
    方信乾坤宇宙寬。

    176 《吳興苦雨》 宋·王洋

    黃流渾渾彌川瀆,此邦不求長自足。
    人家蠶治怕桑寒,階下決明隨意綠。
    朝來橫急如少上,忙憂車溝畎秧水。
    還君膏澤莫貪功,放郵扶桑照千里。

    177 《見山真意》 宋·楊公遠

    栗里幽深自結廬,東籬采菊足清娛。
    偶然觸目南山好,相對沈吟一語無。

    17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79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送別勸勉學習

    18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意自足的詩詞 描寫意自足的詩詞 帶有意自足的詩詞 包含意自足的古詩詞(10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