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意筆的詩詞(1277首)
383
《木蘭花慢 和鄭禧》 元·吳氏女
愛風流俊雅,看筆下,掃云煙。
正困倚書窗,慵拈針線,懶詠詩篇。
紅葉未知誰寄,慢躊躇、無語小窗前。
燕子知人有意,雙雙飛度花邊。
384
《題張起原舟中看山圖》 明·張以寧
張侯往年官衡州,州之名山無與儔。
蓉旌羽節降白日,紫蓋石廩騰清秋。
侯也愛山得山趣,似是昔時王子猷。
每憐馬上看草草,不得獨往探奇幽。
386
《沁園春·一劍西來》 當代·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
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閑情。
風雷意氣崢嶸。
387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388
《對花》 宋·黃庶
詩昔甫白在,造化困刀尺。
我生幾年后,浪自鐫頑石。
對花雖把筆,好句恨莫得。
耒陽與采石,孤墳沒荊棘。
389
《贈張圣言畫柯山圖》 宋·潘大臨
我昔騎鯨游九州,上扣天關望冕旒。
群公侍旁好顏色,將順帝旨成剛柔。
抱持日月不自獻,蒙葺塵土歸家丘。
結茅竹間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飆留。
391
《醉歌》 宋·敖陶孫
得讓釀法乃爾佳,連引數杯極口夸。
須臾忘物亦忘我,是非榮辱不可加。
兒童相隨拍掌笑,阿翁醉也扶歸家。
平生故人趙半刺,遺騎折送園中花。
392
《董源山水圖為北客賦》 宋·連文鳳
江南本是山水國,峽影峨云插空碧。
世人愛畫不愛真,一幅生綃懸素壁。
董生好手畢宏上,意在筆先方落筆。
云關岫幌掃層青,月浦煙汀寫修白。
39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394
《王右軍墨池》 近代·金天羽
人道羲書晚乃善,詎信當年用力勤。
辛苦平生參筆訣,方塘如鑒吐春云。
我書意造本無法,不解鐘張與二王。
狼藉墨池池水墨,只應擲筆斗牛旁。
395
《水龍吟.廬山霧》 現代·葉圣陶
廬山霧景難描,影機畫筆都無濟。
晴巒疊翠,倏縈一縷,縞裾輕曳,頓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
又批封卻障,忽開半面,分明見、青螺髻。
樓外叢杉挺峙,似迷藏、與人游戲。
396
《徽宗花鳥圖》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馬死,宋祚當時已中否。
豈知禍亂猶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簡書四出捷星馳,重見熙豐舊設施。
太室既崇荊國祀,朝堂新刊黨人碑。
398
《自詠》 宋·蔡權
故居薦山東,十載去不還。
故人廬峰北,一念長周旋。
風波既渺藐,歲月空推延。
園地益新好,亭館故依然。
399
《贈畫者徐琛》 宋·陳長方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賞會心那可數。
獨愛黃陵古廟前,四水粘天迷浦溆。
胸中歷歷著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
欲將寫作無聲詩,筆底愧非韋與許。
400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 關于意筆的詩詞 描寫意筆的詩詞 帶有意筆的詩詞 包含意筆的古詩詞(12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