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意何苦的詩詞(879首)

    121 《哭孫信道》 宋·張嵲

    悲君刻意異時流,十載經春著敝裘。
    新隴預知成馬鬣,舊事何苦似蠅頭。
    孟郊骨相終齎志,買誼才能竟不侯。
    寂寞聲名千古事,定知無益夜臺幽。

    122 《精衛》 宋·林景熙

    形微意良苦,前身葬長鯨。
    天高不可訴,宿憤何時平。
    欲填東海深,能使西山傾。
    山傾海乃深,日夜空悲鳴。

    123 《山齋》 宋·郭印

    我本丘壑姿,脫巾為謀食。
    隨牒幾推遷,銅章領巖邑。
    初期竊馀閒,焚香弄書冊。
    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給。

    124 《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秦人峰》 宋·李覯

    秦法雖甚苛,秦吏若猶拙。
    山林不數里,俾爾逃得脫。
    予觀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茍非為鬼神,何計避羈紲。

    125 《古意二首送朱鶴阜》 宋·陸文圭

    雁蕩英英云,孤凰云中吟。
    風吹五色羽,隨此半山林。
    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綠沉。
    苦萁不致醉,鴞食予何心。
    凰兮歸去來,岐山有高吟。

    126 《孤雁》 宋·牟巘五

    如何苦作斷腸聲,度盡關山失弟兄。
    萬里他鄉誰是伴,單棲半夜若為情。
    鷚鷚每嘆眾人薄,落落孤將一意行。
    只恐影沉湘水后,更無來者繼高名。

    12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去就清貧,擔何苦辛。
    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陳。
    出家意謂了身,住院還相累人。
    野水連天半夜月,叢林和氣十方春。

    128 《送外侄莫幼明還里療疾》 宋·孫應時

    愛子天資靜,能來讀我書。
    積痾無自苦,小別未云疏。
    外物人難必,良師古有余。
    吳松春萬頃,一覽意何如。

    129 《賦山云侄偶耡》 宋·薛嵎

    扶犁人所賤,何苦事耕耘。
    生意未終息,雨聲曾厭聞。
    詩書長在手,畚鍤豈勞君。
    只恐青云上,能將此志分。

    130 《兵車行》 唐·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耶娘 一作:“爺”)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唐詩三百首敘事戰爭憂國憂民

    13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32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3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134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35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36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3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39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140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 關于意何苦的詩詞 描寫意何苦的詩詞 帶有意何苦的詩詞 包含意何苦的古詩詞(8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