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意不疑的詩詞(759首)

    121 《遠游》 先秦·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楚辭想象抒懷

    122 《戲為六絕句》 唐·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議論藝術文學組詩

    123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124 《贈白馬王彪·并序》 魏晉·曹植

    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長詩離別親情悼念

    125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126 《夔州歌十絕句》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異城,蜀江楚峽混殊名。
    英雄割據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地名山水組詩

    127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128 《送東陽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贈言勸勉學習勵志序文

    129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詠懷憂國憂民

    130 《相逢行二首》 唐·李白

    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
    秀色誰家子,云車珠箔開。
    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回。
    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

    樂府遺憾積極理想

    131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132 《夢登河漢》 宋·梅堯臣

    夜夢上河漢,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辯,羅列爭光芒。
    自箕歷牛女,與斗直相當。
    既悟到上天,百事應可詳。

    想象抒懷憤懣

    133 《醉時歌》 唐·杜甫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敘事友誼感慨懷才不遇

    134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
    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寫景組詩

    135 《畫竹歌》 唐·白居易

    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
    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
    人畫竹身肥臃腫,蕭畫莖瘦節節竦。
    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

    詠物竹子贊美

    136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137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138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13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40 《蝶戀花·庭院黃昏春雨霽》 宋·趙令畤

    庭院黃昏春雨霽。
    一縷深心,百種成牽系。
    青翼驀然來報喜。
    魚箋微諭相容意。
    待月西廂人不寐。
    簾影搖光,朱戶猶慵閉。
    花動拂墻紅萼墜。
    分明疑是情人至。

    * 關于意不疑的詩詞 描寫意不疑的詩詞 帶有意不疑的詩詞 包含意不疑的古詩詞(7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