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力盡道路長,豈若壯驥思騰驤。項窮臨流嘆不逝,燕骨埋沒庸可傷。我今六十趨南北,饑腸不足面黧黑。少年心志一點無,千里區區安所得。
我謂蓬瀛客,清切不畏炎。及觀秋興篇,無遠此窮間。乃知天地大,節候無憂嫌。寒不為富減,暑不為貧添。
執熱屏人事,偃臥慵巾裳。過門二三友,失喜跣下床。鳴騶出華陌,聯轡遵野塘。崇軒俯萬荷,濯濯涵波光。
賈生俊辯凌諸老,二十漢廷冠插腦。魁奇遠裔空傳家,慘淡壯年翻卻掃。巧心用過金幾緡,憤淚頃乾玉三抱。五湖夢數歸何時,四海形單生不造。
歲序各司存,雪神庀厥終。度臘不成白,接春吹旱風。井脈青煙起,地毛黃埃蒙。東君借一怒,瘁事玄云同。
君不見天上星,萬古耀虛碧。豈意一夕間,墮地化為石。物理變化無定端,誰保人心無改易。憶妾東邊采白蘋,郎騎白馬渡江津。
灑然仙意指虛無,羅襪凌波定不如。織女未忘銀漢會,空煩濁水映清渠。
取友須四方,不去誰汝系。君慚棧豆戀,自了非駿骨。王郎惠然來,車從暖寒寂。鸞鵠照清泚,余子可廝役。
詩情郁郁見須眉,何意君能輒識之。目擊道存真有得,傍觀袖手豈非癡。
雅志厭闤阓,考盤樂郊墟。言歸憩桑梓,不憚躬拮據。歲晚此棲宿,佳氣郁扶輿。淫雨度陽節,晴云吐月梳。
古人忠與孝,不在工報恩。如水日夜東,豈必同一源。堂堂顏魯公,舐血來平原。鬼質不知何,幾作絕吭魂。
我久抱離索,加子憂患薰。血氣日以耗,話別難為情。之子行邁邁,征車從仁兄。閩嶺在何處,目斷遮行云。
我宋百年間,人物兩漢上。堂堂司馬公,奧學邁舒同。廬陵祖韓孟,首以六經唱。升堂子曾子,功亦孟氏抗。
豐神間整坐凝然,一笑聊憑筆意傳。卻有丹青難畫處,獨遺好丑在千年。因形有像轉支離,妙筆從君壓畫師。若向禪中參一指,寫余父母未生時。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隆古日以遠,舉世喪其淳。慷慨懷黃虞,化理何由臻。步出城西門,裴回見河濱。當其側陋時,河水清且潾。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少時方浩蕩,遇物猶塵埃。脫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單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