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愈民的詩詞(111首)
61
《題梁山軍瑞豐亭》 宋·陸游
我行都梁窘風雪,史君喜事能留客;瑞豐亭上一尊酒,渺渺郊原水初白。
峽中地褊常苦貧,政令愈簡民愈淳。
本來無事只畏擾,擾者才吏非庸人。
都梁之民獨無苦,須晴得晴雨得雨;史君心愛稼如云,時上斯亭按歌舞。
67
《雜興》 宋·劉克莊
田賦不可增,商賈不可籠。
雖有百孔桑,安能救國空。
錢鈔誰創智,造楮以權銅。
南渡初未有,隆乾始流通。
68
《送介甫行畿縣》 宋·王令
廄牧三年厭苦頻,況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墮窳懷寬政,吏士因循倚近親。
被水田疇思貨種,經冬鰥寡待周貧。
想今愈有江湖興,亦欲同君一釣綸。
69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70
《送馮允南倅梓》 宋·文同
去年父老送督郵,衣上淚痕猶未變。
今年吏民迎別乘,馬前歡聲挽不斷。
梓州城中十萬家,家家盡喜見君面。
以君鄉里最相近,物態人情素諳練。
71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72
《至福昌縣作》 宋·邵雍
清景幾人愛,愛之當遠尋。
及臨韓岳近,始見洛川深。
縣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無機類閑物,愈覺少知音。
73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75
《立冬聞雷》 宋·蘇轍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
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
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77
《石鼓》 宋·蘇轍
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虡。
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
置身無用有用間,自讬周宣誰敢侮。
宣王沒后墳垅平,秦野蒼茫不知處。
78
《擢彼喬松》 明·劉基
擢彼喬松,在彼丘阿。
歲莫凄風,颯為枯柯。
憂來傷心,云如之何。
瞻彼昊天,曷其有宜。
79
《奉和御製崇政殿宴從臣》 宋·夏竦
青綺禁門符命錫,離珠御府天琛事例。
兩儀流慶會休期,二圣詒謀歸盛德。
大禮修,真猷格,懿鑠昭昭兮靡極。
阜民財,形物力,圣志干干兮夕惕。
* 關于愈民的詩詞 描寫愈民的詩詞 帶有愈民的詩詞 包含愈民的古詩詞(111首)